早春三月,氣溫轉(zhuǎn)升,是郊游旅行的好季節(jié)??蓪τ行┲欣夏耆藖碚f,回家返京的長途旅行,卻成了一場劫難。我院毗鄰北京西站,西站作為首都的窗口,人流終日川流不息,作為接診西站急救危重患者的定點單位,每年春天都是我院急診科最繁忙的時期。
病例1 患者今年59歲,從四川乘坐30小時的硬座剛剛到達北京,沒有急性慢性病史。
三月的一天凌晨4:00,一輛急救車呼嘯著駛?cè)胛以?。我?span id="csnroty" class="Key_Box" onmouseover="pop_upLayerByUrl_Load(this,'/PartialView/_BaseDepartment/_AjaxGet/1000332')" onmouseout="pop_upLayerByUrl_Hide(this)">急診科值班護士立即接診?;颊呤敲心昴凶?,剛剛下火車,面色灰暗,口唇顏色紫紺,大汗?jié)窭?,躁動不安,我立即意識到這是一名極其危重的患者。顧不上其他,立即把患者移至搶救室,為其脫去外套,立即開始心電監(jiān)測,并呼叫醫(yī)生。護士李夏琰立即建立了靜脈通路,并在短短的一二分鐘成功建立了三條生命的通道。
大約兩個小時,患者在北京的家屬趕到了急診室。正當我們向家屬交代病情,辦理相關手續(xù)時,就聽醫(yī)生忽然喊了句:“快!心外按壓。”患者心跳忽然驟停,我和其他值班護士立即反應起來,值班醫(yī)生們輪流給患者心外按壓。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搶救并沒有使患者情況得到好轉(zhuǎn)。
幾分鐘后,患者呼吸也停止了。值班醫(yī)生周勇立即氣管插管,連接了呼吸機,繼續(xù)心外按壓。直到6:35,患者才恢復自主心率。
晚上18:00接班的時候,我看見這位患者依然在搶救室,雖然沒有恢復自主呼吸,但已經(jīng)有了意識,并且在與家屬交流。
病例2 患者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乘坐了30個小時的硬座火車,下車后即意識喪失。
第二天凌晨0:38,一名男子大喊著推開了急診室的大門,“救救老人,救救老人。”我馬上意識到這又是一位危重病患。不出所料,推進來的是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奶奶,臉色蒼白,呼吸微弱。隨即,值班醫(yī)生快速進入搶救狀態(tài),建立靜脈通路,給予心電監(jiān)測,心外按壓。醫(yī)生進行了氣管插管,搶救過程按部就班,過程順利。
經(jīng)過兩小時的搶救,患者恢復自主呼吸,心率趨于平穩(wěn),呼吸機維持通氣。這名患者也是乘坐了30個小時的硬座火車。下車后,患者隨即意識喪失,立即由家人送到我院。
兩個凌晨,連續(xù)兩例搶救,原因都是因為在長途旅行,這是巧合還是另有原因呢?我查閱了書籍,原來這種疾病的名字叫“長途旅行綜合征”。顧名思義,這種疾病經(jīng)常襲擊的對象是經(jīng)濟艙的乘客,嚴重者可導致猝死。因此,我們提醒大家,長時間搭乘飛機、火車或長途汽車時,一定要當心“經(jīng)濟艙綜合征”的發(fā)生。
健康百科:長途旅行謹防“經(jīng)濟艙綜合征”
(其他作者:王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