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前行 不負韶華
初次來到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yī)院肥胖與代謝病中心,對剛走出北京社會管理職業(yè)學院的護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從對專業(yè)知識的好奇、欣喜、渴望,到對自身能力的質疑、彷徨與堅定,都離不開我的帶教老師——田甜護士。
在該科室實習過程中,田甜老師帶領我學習了許多減重代謝外科專業(yè)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操作,如最具有專科特色的腹腔鏡下胃袖狀切除術、經口甲狀腺切除術,還帶我了解了普外科常見病的??谱o理,如急性闌尾炎、膽囊炎、胃腸腫瘤患者的護理等,讓我對普外科疾病患者的護理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從最簡單的基礎護理到有創(chuàng)操作的??谱o理,帶教老師們鼓勵我親自參與各種護理操作,并毫無保留地將操作技巧傳授給我。在“放手不放眼”的帶教原則下,讓我感受到了在學校課堂上無法體驗到的成就感與職業(yè)價值感。
靜脈采血,我最佩服田甜老師。因為肥胖患者本身缺乏體育鍛煉,所以會導致血管萎縮;并且,由于皮下脂肪囤積較多,易遮蓋血管,肥胖患者伴有血栓性淺靜脈炎,通常會導致血管閉塞,甚至消失。所以,每當肥胖患者采血的時候,大部分患者都會出現找不到血管的情況。但每次田甜老師都可以順利采血,甚至幾乎在專業(yè)血管成像儀都無法顯示血管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做到“一針見血”,連患者都直呼驚人。
我常常思考如何才能將采血技術嫻熟到如此程度?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我認真觀察評估每一位患者的血管情況,并不斷請教田甜老師操作時的小技巧及注意要點。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護理不是紙上談兵,須運用于實際。于是,我提議與其他實習同學互相練習,共同找到精準操作的方法。在梁小涵老師和田甜老師的共同指導下,我們從備物、鋪巾、核對到穿刺的角度、距離、進針速度、固定等每一個操作細節(jié)反復練習,不斷提升。最后,我們實習同學在相互的手臂上練習靜脈穿刺,成功做到了“一針見血”。
我深知患者在疾病過程中感受到的痛苦遠不止這一次采血,要真正站在患者角度去感受并理解患者痛苦。在日常護理、溝通過程中,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發(fā)現患者需求,對待患者付之真心,需要更多的耐心與患者交流。在肥胖與代謝病中心實習期間,我深刻體會到患者健康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每一位醫(yī)護人員都要用自己的耐心、愛心、責任心去幫助每一位有需要的患者,為守護百姓健康貢獻智慧和力量。
(圖片:田甜;薦稿:顧怡蓉,杜燕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