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新聞
疫情下 藥物I期臨床試驗研究室最美的戰(zhàn)士們
回顧疫情最嚴重的五月,本著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藥物Ⅰ期臨床試驗研究室的戰(zhàn)士們,沒有退縮,每個人都在克服重重困難,全員上陣,聽從指揮。
每天最多時要派出8人外出采核酸,剩下的人完成科室工作,每天都是臨時緊急任務,漆璐護士長每次接到任務都會第一時間通知大家,第二天需要幾人,集合時間、集合地點、采樣地點均未定,在這種未知的情況下,大家都積極踴躍報名,有的沒有第一時間看到消息,報名人數(shù)已滿,也會跟漆璐護士長私信,要求當替補或者要求下次支援。
記得有一次接到任務已經(jīng)是21:00,快速掃碼入群,看集合地點、集合時間、注意事項,快速更改群備注姓名+手機號,再看支援分組情況,組長要聯(lián)系點位站長明日具體情況和點位,分幾道采核酸,物資從哪里拿,采樣時間段等,之后快速建群自己點位人名單,在醫(yī)院群報備,已確保第二天大家準時集合及快速開展支援采樣工作。
睡覺時間經(jīng)常就會到十一點了,第二天醫(yī)院集合時間開始最早是4:30,常規(guī)是5:30,因為怕第二天來不及,真是披星戴月趕往醫(yī)院,來醫(yī)院湊合住一宿,以確保次日準時集合。有時是凌晨三、四點從家出發(fā),準備到醫(yī)院集合。
五月份的北京天氣也是變化無常,早晚溫差大,加上睡眠不足,高溫下采樣,大家的身體都出現(xiàn)了不適:頭暈、頭痛、惡心等,大家沒有怨言,脫下防護服,摘下口罩,你會發(fā)現(xiàn)大家憔悴、疲累印有深深勒痕的面容。從四月底到六月初,我科參與采集核酸達到200多人次。
劉菊,家住房山,居住地只進不出,孩子幼小,交通工具停止運營,為了不影響外出采核酸,她默默地住在科里。看著她小小的身軀,穿著肥大的防護服,我看到她眼神中的堅強。有一次跟她一起外出采核酸,看到她憔悴又蠟黃的臉龐,我私下問了問情況,才知道孩子第一次跟媽媽分離那么久,晚上跟孩子視頻,孩子想媽媽哭了。為了疫情防控工作,她舍小家,為大家,主動參與,默默奉獻著。
還有魏雅麗,家住東城,因為疫情防控需要,孩子爸爸單位實施封閉式管理,不能回家,家里只有每天上網(wǎng)課的兒子,在這一個多月里,她多次外出支援采核酸,有時候支援結束時間不定,經(jīng)常到傍晚才能回家,她會頭一天晚上把兒子第二天的三餐做好,分裝到飯盒中。十一歲的兒子也十分懂事,自己用微波爐在家熱飯,按時上網(wǎng)課、寫作業(yè),在這特殊的時期,這個十一歲的小男孩體會到媽媽的不易,會在媽媽回來前給媽媽準備好水果。為了疫情防控工作,我們的家人都在默默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們科室的漆璐護士長,因為疫情防控,家里小區(qū)只進不出,她默默地住在了科里,為了讓支援的同事多休息,她默默多次把自己的名字報上,知道誰不舒服了,家里有困難的,就讓他多休息休息。她可是我們科室的大忙人,里里外外她都照顧得面面俱到,我很欽佩她,不管是業(yè)務水平,還是管理能力,都沒得說。每次我們支援回來,在科里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在這特殊的時期,她更像是我們的一個大姐姐,在關心著、愛護著我們。
疫情當前,防疫有我,藥物Ⅰ期臨床試驗研究室的全體工作人員都在默默付出著,他們熱愛工作、熱愛生活,面對疫情他們團結友愛,堅強勇敢,不退縮,回想起近一個多月外出支援的點滴,是一種不一樣的經(jīng)歷,我們感到無比的榮幸。身為世紀人,聞令而動,逆風前行,不畏嚴寒酷暑,只為一方平安。外出支援任務尚未結束,我們時刻準備著。最后,希望大家齊心協(xié)力,勇往直前,早日戰(zhàn)勝這場戰(zhàn)疫回歸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上一篇: 我在社區(qū)當志愿者
下一篇: 一生做好一件事 ——記我院退休職工司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