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愛”“醫(yī)”路寬!
“虎年過年好”、“和您確認一下,您是某某嗎”、“您做的是頭顱MR平掃檢查”、“請您把身上的金屬硬幣、鐵器磁卡、手機手表鑰匙鏈打火機等物品放置在檢查室外的物品柜內(nèi),貴重物品請您妥善保管”、“您做過手術(shù)嗎”、“感覺有什么不舒服來做磁共振檢查”……虎年初四,磁共振室的工作人員就這樣以暖心的方式開始接診第一位患者的影像學(xué)檢查。
磁共振室從2021年10月3日起開始施行“7×16小時”工作制度,在現(xiàn)有設(shè)備、醫(yī)療人員配置的條件下,克服諸多困難。到目前為止,不僅門診和住院的檢查時間較前明顯縮短,而且在患者滿意度方面仍然在不低于97%的水平。
磁共振室如何確保在接近滿負荷、高通量檢查情況下,依然可以保持較高質(zhì)量的醫(yī)療服務(wù)?他們有什么竅門嗎?
先讓我們一起回到2022年2月一天。當時機房當班的人員是李濱醫(yī)生,剛剛完成一個老年男性患者的頭顱MR檢查。像往常一樣,只要是老年人檢查,無論是上還是下檢查床,他都會攙扶老者并囑咐道“您慢點,咱們走穩(wěn)嘍”。那天的老者還真有些特殊,在門口等待他檢查結(jié)束的還有他老伴。兩位老者的一雙兒女定居在國外,每次都是兩位老人一起住院、一起檢查。每次來磁共振室檢查,李濱醫(yī)生都會關(guān)照兩位老人在同一個機房檢查。這次,在門口等待的老伴有些焦急,因為這位老年男性患者顱內(nèi)有新發(fā)腦梗病灶,下肢力弱、走路向一側(cè)傾斜。李大夫本不高的身材扶著老人也有些吃力,但是他努力保持好平衡,慢慢地、安全地將老者安置在輪椅上之后,再放心地和病房主管醫(yī)生交代病情?;颊吲c老伴在檢查室門口卻遲遲沒有離開,一直等到李大夫與主管醫(yī)生溝通完,笑著對李大夫說:“謝謝,每次都讓您費心”、“我們是第一次變老,好多事情對我們來說也是第一次”、“真的感謝您每一次都像第一次那樣負責”、“謝謝”……
每次有新人入職,這個故事就像“長了翅膀”一樣會一次次被提起。而且在磁共振室里有這樣一個共識:醫(yī)護人員不僅要有救死扶傷的仁術(shù),更要有敬畏生命的仁心。只要我們穿著白大衣,就要體現(xiàn)醫(yī)者待人“一致”的人文情懷——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關(guān)心、相互愛護,那就是立德立人。
再次看到開頭的那一幕,可能您也就能體會到“心中有愛”的問候和與人“共情”的溫度。
所以,磁共振室在接近滿負荷高通量檢查情況下,依然可以保持較高質(zhì)量的醫(yī)療服務(wù),他們的竅門之一是基于擔當?shù)娜宋那閼选?a href="http://www.sxjincu.com/" target="_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