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群眾辦實事】 互聯網+護理服務工作有感
去年10月我院護理部與團委牽頭開啟了互聯網+護理服務的前期工作,護理部與團委匯集了十余名護理專業(yè)的團干部,大家負責的工作是前期接單,多接單多入戶走流程,如果在流程中發(fā)現問題及時向醫(yī)院匯報,與平臺進行溝通,并改進,以為后續(xù)工作的開展更加順利。
起初劉主任組織了團干部們與平臺公司的護理部副主任李艷開了座談會,大家對互聯網+護理服務充滿疑問,由于我們從事的護理工作一直都是在醫(yī)院內,從未接觸過上門護理服務,大家心中有很多的困惑,比如入戶服務項目都有哪些?護士上門安全能不能得到保障,護士的收入如何等等,通過平臺方老師的講解大致了解了一些,但內心還是非常忐忑不安。會后團干部們就紛紛在app上注冊了信息。10月中旬,護理部王旭老師帶著兩名護士順利地完成了第一次入戶服務,在接單初期劉主任千叮嚀萬囑咐的還是護士的安全,為確保后期醫(yī)院護理人員能順利完成入戶服務,團干部們接單后上門服務也是非常謹慎和認真,在服務中充分的考量平臺的優(yōu)缺點,是否存在安全盲區(qū),如果遇到問題如何解決等等。
我是從12月1日開始接單的,開始時我也和大家有一樣的顧慮,不敢獨自去患者家中,我的第一單是和平臺方護士一起入戶進行評估工作,老人103歲了,非常慈祥,我們的評估工作很順利,家屬全程熱情尊重的態(tài)度讓我感到很有安全感,同時也意識到有一部分老人確實存在去醫(yī)院就醫(yī)困難,上門服務既能解決患者所需,又能賺外快,我感到很有成就感。后來,我又獨自接了12單,目前為止,我只接了上門打針、PICC護理和靜脈采血,這12單中僅有4名患者,有的患者是下了好幾單,最多的一位患者一單下了10次PICC護理,老人對我的服務非常滿意,我們相處的也很愉快?;颊呷绻虚L期需求的話,對此次護理服務滿意后會選擇反復下單,護士了解患者的情況,患者也很信任護士,環(huán)境也比較熟悉了,對于護士和患者雙方都是良性的循環(huán)。
醫(yī)院為護士提供平臺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護理部前期做了很多工作,陳靜書記、劉俐惠主任、護理部老師們多次調研評估,還去了平臺公司實地考察,我們也把前期接單中遇到的一些疑問和平臺方進行了充分的溝通,排查預發(fā)的問題,為我院護理人員提供更安全可靠的后臺支持。
最后,我想提醒各位護理老師入戶接單一定要按照平臺步驟來,雖然手機平臺有安全模式,但操作當天我們還是要提高警惕,比如對于位置偏遠、不熟悉的訂單等情況要小心謹慎,一定要會使用平臺App,保持沉著冷靜,如果操作過程中有疑問,隨時可與平臺客服進行溝通。我很敬畏我的職業(yè)能幫助到更多的人,今后我會對每位患者更加認真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