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閱讀】《百年孤獨》讀后感——我院第六屆“點亮美麗人生”全員樂閱讀讀后感
很早之前我就聽說過《百年孤獨》這本書,一直無法鼓起勇氣開展閱讀。
近期團委組織了樂閱讀活動,自己就鼓足勇氣開始閱讀了。
《百年獨孤》講述了布恩迪亞七代人的神奇生活,小鎮(zhèn)的百年興衰,以及一張A4紙都列不完的人名(和紅樓夢有的一拼),反映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翻天覆地的歷史,被譽為“再現(xiàn)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著作?!?/p>
孤獨?怎么理解這個詞語?獨孤是一抽象的名詞,每個人對于孤獨的理解不同,感悟不同。
帶來孤獨的原因就如第一代阿爾卡帝奧那樣,是因為新科技的輸入,也象征著文明的進程,而這種文明的進程,其背后就如他想通過磁鐵煉金一樣,這是欲望牽動的文明進程,于是人類剛剛在原始社會完成了人的形成,在文明到來的時候,文明卻又將人重新退化為工具,一個用來生產(chǎn)東西的工具,而生產(chǎn)的背后就是人的欲望(煉金),于是阿爾卡帝奧的孤獨就開始了。
他用全部家當交換一塊磁鐵,他說一些人不懂的科學(xué)真相,于是也就沒有人可以與他有共同的語言,沒有了共同語言,交流也就隨之消失,人與人最基本的溝通基礎(chǔ)是語言,而語言的毀滅不在于語言自身,而在于人類被工具化之后,隨之消失的那些共同語言!人類被工具化越嚴重,共同語言就越少,我相信幾百年之后,每個人都有一個被社會詳細分工的位置,這個位置與另一個位置的隔閡就是沒有共同語言,哪怕兩人的距離只是一個辦公桌的距離。
當阿爾卡帝奧繼續(xù)在科學(xué)文明領(lǐng)域不斷的探索和深入,那緊接著的就是他信仰的消失,因為我們看到第一代的阿爾卡帝奧他最后通過科學(xué)技術(shù)證明,上帝的不存在,因為他無法通過照相技術(shù)發(fā)現(xiàn)上帝的存在,其實這就是人類的一個生命進程,科技讓我們變得越來越理性,但理性的背后卻是感性的消失,不相信上帝,最后不相信藝術(shù),當上帝都不存在了,藝術(shù)不存在了,唯一的共同語言也就消失了,那孤獨必然的隨之而來,看看我們今天對讀書的需求就知道了,這門文學(xué)藝術(shù)已經(jīng)慢慢的被很多人拋棄。
或許,只要記憶不死,孤獨就不會滅亡。但愿這份孤獨的心情,在將來某個時刻,成為遙遠的過去。
與經(jīng)典對話,汲取經(jīng)典的高雅,獲取經(jīng)典的力量,塑造高貴的品質(zhì)。茫茫人海,滾滾紅塵,閱讀永不老去,閱讀永不散場。這,也許就是活著的意義。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