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矚目十九大感言系列之三十三
紅色的光芒籠罩原野,前進的號角響徹山間; 曾無數次吟誦的曲調,轉眼間又是新的詩篇; 昔日您堅實的脊背扛起了破碎的河山, 今日您帶領我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96年的激流勇進,96年的砥礪前行,在您的領導下,我們將發(fā)出令全世界震驚的蓬勃力量,開啟古老中國的新征程! 急診科 吳玉珍 在今年的十九大報告中,習總書記指出要實施“健康中國戰(zhàn)略”,作為一名護理人員,我非常激動。健康中國戰(zhàn)略充分說明了國家對人民群眾的健康重視程度進一步提高,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戰(zhàn)略的高度。這也為我們醫(yī)護人員所從事的事業(yè)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使我們更有信心、更加努力。 重癥醫(yī)學科 林立雪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作為一名醫(yī)護工作者,我深刻的感受到,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不僅是重病治療,而是逐漸向重病預防轉變;病人不只是住院、吃藥、看好病,更需要便捷、舒適、人性化的治療過程。作為一名護士,我們服務的對象是患者,一心一意為病人服務是我們的職責,只有加強自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更好地為人民的健康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重癥醫(yī)學科 張曉東 梁啟超說:少年強則國強。作為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要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多實踐,用理論武裝自己,用實踐豐富自己。作為醫(yī)院前線——急診科的一份子,我們要立行黨的宗旨,鍛造不畏艱難困苦的毅力,在艱苦的磨練中成長成才,實現人生價值。 重癥醫(yī)學科 荊翠翠 現在的護理工作不再是簡單的打針、發(fā)藥、被動的執(zhí)行醫(yī)囑,而是在治療與護理中更多的關心和愛護患者,每當來到病房為病人做晨間護理時,我們面帶微笑向病人送去最美好的問候:“您好,今天感覺怎么樣,晚上睡得好嗎”一句輕聲的問候,為病人送去第一縷清風和陽光;每當患者因為疾病的折磨疼痛難忍時,我們會靜靜地守候在病人身旁,輕輕地握住病人的手,悉心照顧,精心護理,為病人減輕病痛;每當患者對疾病感到疑惑無助時,我們會耐心詳細地為病人講解疾病的有關知識,以贏得病人及家屬的共同配合,為病人解除痛苦;每當夜深人靜,回味一天的工作,身體雖感疲憊,心情卻依然輕松。平凡的工作、平凡的語言、平凡的舉動,這就是護士工作的詮釋,但恰恰這些平凡的事情成就了生命的輝煌,一頂燕尾帽承載一方藍天,一襲白衣映照一腔柔情。和著南丁格爾的精神遨游,年光流逝的是我們的青春,永恒的是天使的風度,這就是我今生無悔的選擇,也是千千萬萬白衣天使的天使情懷。 急診科 劉錦 在熱鬧的門診、寂靜的病房,嚴謹的手術室,伴隨疾病的消退,生命的誕生,我們不離不棄,用青春和堅守換取患者的健康和天倫之樂,我們是護士,我們并不完美,并不堅強如鐵,面對繁重的工作,無理的指責,病人的無助,我們也會累,也會憤怒,也會悲傷流淚,但我們不會懷疑最初的選擇,為這世界少一分病痛,不悔為醫(yī),不忘初心。我們是生命的捍衛(wèi)者,是健康的守護神。我們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和愛心,幫助患者減輕痛苦,為他們支撐起無力的生命。她們就是我最親的親人,是我可愛的兄弟姐妹,青澀的筆寫不出華麗的詞藻,千言萬語匯聚成一句話:我牢記著自己的使命! 急診科 尤寒 (薦稿:張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