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情緒、技能——提高護理滿意度的三項自我修練
來源:血液內科 作者:王素素 本頁責編:李春慧,原馳
閱讀:
|
俗話說“三年治病,七年護理”。護理,一切為了患者,把患者的利益擺在首位。提高護理滿意度,每一個細節(jié)問題都要處理得當,病人抱怨少,滿意度就會提高。
積極主動溝通
患者來自全國各地,說各種方言,生活方式不同,交流起來比較困難。我們要耐心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并做好記錄,多一些禮貌用語、微笑、問候等。入科前,認真接待每一位新患者,向清醒患者的家屬進行簡單自我介紹、介紹環(huán)境、介紹主治醫(yī)生。用心做好解釋工作,面對不配合的患者要安撫他們的情緒。遇到解決不了的糾紛,由年資高的同事與家屬溝通,防止起沖突?;颊呱眢w不適,及時報告醫(yī)生處理并進行安慰,提高醫(yī)護之間的信任和親切感。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經(jīng)常與患者交談,了解他們的真實感受。
把控自我情緒
不要把負面情緒帶到工作中。作為患者,他們時刻忍受病痛的折磨,需要關懷。有時治療時間長,家庭困難,患者容易產生焦慮情緒。我們要體諒與理解他們,不要用異樣的眼光和過激的語言刺傷他們,他們應得到關懷與同情。人是感情動物,我們將心比心對待每一位患者,同樣也能得到理解與體諒。
提高業(yè)務技能
工作中避免疏忽大意,提高自身技術水平及理論知識。老年人血管不好,如果一針沒扎好,不要再扎第二針,對于過失,要積極道歉并做好解釋工作,找年資高的同事協(xié)助。如果自己沒有把握,直接找年資高的同事幫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