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太丑了,兒子也太黑了”——在“健康快車”上重見光明的女孩的故事
來源:眼科 作者:許 琳 本頁責編:李春慧,原馳
閱讀:
|
23歲是盛開的年紀,本該肆意張揚地享受著愛情的甜蜜,而在定西這個小城里,有著這樣一個故事。主人公叫梁紅萍,生長在一個農(nóng)民家庭,從小雙親病故,靠著親戚幫補長大成人,6年前,女孩雙眼患上葡萄膜炎,視力逐漸下降,由于醫(yī)療條件落后,經(jīng)濟負擔重,病程反復,遲遲未得到根治,女孩失去了光明。為了不成為親戚們的負擔,她草草答應了長輩安排的婚姻——嫁給了一個大自己14歲的陌生人,丈夫的智力低于常人,婆家條件在村里算是溫飽,為了傳宗接代,他們不介意女孩的眼疾。無法想象,在經(jīng)歷了這么曲折的命運后,女孩是以怎樣一種堅強支撐走到今天。
他們結(jié)婚三年,育有一子,丈夫一家人待女孩不薄,到處尋醫(yī)問藥,希望女孩有一天能重見光明。聽女孩的婆婆講述,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親眼看看兒子和丈夫。三年多的朝夕,兩個至親的人,她卻不知他們的模樣,女孩內(nèi)心對光明的渴望,是我們無法體會的。
在“健康快車”上,我見到了女孩,嬌小的身材,黝黑的皮膚,穿著破舊但干凈的衣裳,或許是已為人母,她那種超乎同齡人的成熟,令我尤為深刻。聽說是北京大醫(yī)院來的眼科權(quán)威專家出診,女孩顯得格外羞澀、激動,她不敢想象自己能有這樣的好運氣。由于女孩的右眼已經(jīng)萎縮,左眼視力為光感,不是單純白內(nèi)障,合并癥多,難度大,復明率僅有1%,依照“健康快車”的要求,是絕對不符合標準的,但醫(yī)者父母心,肖主任實在不忍心放棄女孩,便答應了女孩的請求,與命運一搏。
8月6日,女孩辦理入院,在肖主任反復研究病歷后,次日手術(shù),非常成功,術(shù)后視力達到0.4,這樣的結(jié)果令大家驚喜萬分。我清楚地記得,女孩揭開紗布的那一刻,她眼中閃爍的淚光是那么的晶瑩,這是喜悅,是感激,是對人生再次充滿了希望?!白o士姐姐,我看見你了,真的看見你了!”女孩激動地說著,一邊打量著我。我們何嘗不是如此激動呢?看到一雙年輕的眼睛重見光明,作為醫(yī)護人員,這種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

|

|
中央電視臺在“健康快車”上進行采訪 |
“健康快車”護士與梁紅萍的兒子 |
8月11日,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欄目組來到定西拍攝“健康快車”的感人故事,我科主任肖林隨記者來到梁紅萍家里進行術(shù)后隨訪,車程3個小時后,由于山路崎嶇,大家由驅(qū)車改為徒步,1小時后,我們終于來到女孩所住的村子,漫山遍野的洋芋花開,為這里增添不少色彩。
 前往梁紅萍的家進行術(shù)后隨訪
女孩早已站在村口等待著我們,正時下午3點,烈日下,汗水已浸透了她那件破舊又干凈的衣裳。我們親切地問候,隨女孩來到家中。20多平米的院落雖然簡陋,但不失質(zhì)樸,2歲的兒子淘氣又可愛地纏著媽媽,丈夫一臉幸福,傻傻地望著妻子。記者問女孩,復明后見到家人的樣子,是什么感覺。她笑著說:“丈夫太丑了,兒子也太黑了。”大家笑了,看得出,女孩臉上洋溢的笑容是幸福的。
在“健康快車”上,每天有太多這樣的故事在發(fā)生,作為上車的醫(yī)護人員,我很有幸能參與到這項慈善工作中,為防盲扶貧做出貢獻,這是非常值得和有意義的事情。希望這列彩虹列車,搭載更多希望,把光明帶到祖國各地。
新聞鏈接:
《梁紅萍:第一次看見了兒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