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級北醫(yī)預防系學生開展火災應急演練
發(fā)表日期:2013-04-28
來源:教育處 作者:吳文怡 本頁責編:王占榮,原馳
閱讀:
|
4月25日12時09分,樓道里一聲渾厚的男中音打破了醫(yī)院教學樓以往的平靜,“著火啦!304著火啦!”預防系10級2班班長范瀟第一個發(fā)現了隱蔽的火情。
住在三層的男生驚悉著火后立即做出響應。距東側緊急出口最近寢室的同學一個箭步沖到平時緊鎖的應急門,有條不紊地打開,使逃生通道達到兩條。1班班長張一鳴在得知火情的第一時間立刻撥通了女生代表劉博涵的電話,讓她奔走相告,迅速組織四層女生有序逃離。與此同時,男生代表李華銘用電話通知了舍管老師。許多同學手握濕毛巾掩住口鼻,在宿舍長的組織下,緊張有序地從各自寢室逃出,利用教學樓東西兩側樓梯迅速下降,匯合到了醫(yī)院的小花園中。出口處,范瀟給每一位成功逃生的同學報出了逃離時間。隨后,張一鳴與劉博涵分別逐間查看寢室狀況,在確認所有男生和女生都已安全離開后也迅速下樓。
但這并不是一場真正的火災,而只是世紀壇醫(yī)院教育處組織的一場常規(guī)逃生演練。
演練結束后,孫林青副處長做總結,本次演練最大的缺點,在于有一些同學沒有注意使用濕毛巾保護呼吸道,并且在行走時沒有彎腰匍匐。大多數火災中的傷亡并不是因為火災本身,而是其煙塵對呼吸系統(tǒng)的損害。另外,在逃生時,沒有人注意到排查教學樓二層與一層是否還有其他人員。總體來說,此次逃生演練是一次成功的應急演習。
通過這次演練,預防系學生對消防疏散要領、路線和意外情況的配合處置等事關自身安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了更加深切的體會,也有了自己的、更直接、更深刻的記憶和理解。這次演練中建立起來的應急信號、引導體系,更為今后不可預見的突發(fā)性災害加上了一層安全防護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