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咱們醫(yī)院爭氣了!——獲獎背后的故事
來源:干部綜合科 作者:陳 策 本頁責編:李春慧,原馳
閱讀:

她充滿激情,那雙會說話的大眼睛會帶動你的熱情;她用簡單明了的形式,生動的語言,漂亮的板書,清晰的邏輯將問題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她好動腦,能用最普通的醫(yī)用手套、可樂瓶子、大吸管、小氣球、咖啡瓶蓋自制出震撼了北醫(yī)評委組的教學用具。 病人多,工作量很大,回家還要照顧孩子,但是她仍在午夜時分點亮一盞燈,一遍又一遍地改進、補充自己的講稿、教案,一遍又一遍地完善著自己的教具?!靶厍回搲翰粔颍芊獠痪o”,她找來蠟燭,熔化后封住縫隙,燙手了,就隨意吹吹,繼續(xù)干;“瓶蓋大小不合適”,她找來工具打孔修剪,手扎破了,擠掉滲出的血珠,繼續(xù)干……。當?shù)诙炜吹剿緛硇忝赖氖忠呀?jīng)傷痕累累時,潘主任心疼了,我們也心疼了。 她“強迫”干療科的醫(yī)生護士,還有教辦的老師們喝掉了買來10瓶大可樂,為的就是拿空瓶試做教具,大家玩笑著說:“我們以后得了糖尿病全賴你!” 她有一顆愛院愛科的心,她知道這次比賽代表的是北京世紀壇醫(yī)院,一定要為醫(yī)院爭光。她知道身上承載著院領導的信任,承載著教辦老師們以及全干療科對她的厚望,于是她步伐輕盈地走向比賽的講臺,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段完美的演出。 當比賽結束后,我問她,你現(xiàn)在有什么感受?她激動地說:“我給咱們醫(yī)院爭氣了!” 她就是張振寧,干療科的一位普通醫(yī)生,診斷教研室的一名平凡的教師。她參加北大第十屆青年教師教學演示競賽,憑著堅韌的毅力和不懈努力,奪得本屆競賽一等獎。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