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健康指導】老年人預防跌倒策略
1. 老年人要增強防跌倒意識,加強防跌倒知識和技能學習,積極預防跌倒。
2. 堅持參加規(guī)律的體育鍛煉,以增強肌肉力量,增加骨骼穩(wěn)定性,從而減少跌倒的發(fā)生。適合老年人的運動包括太極拳、散步等。
3. 合理用藥:請醫(yī)生檢查自己服用的所有藥物,按醫(yī)囑正確服藥,不要隨意亂用藥,更要避免同時服用多種藥物,并且盡可能減少用藥的劑量,了解藥物的副作用,切注意用藥后的反應,用藥后動作宜緩慢,以預防跌倒的發(fā)生。
4 如果步態(tài)不穩(wěn)或安裝假肢等,可在陪伴人員看護下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輔助工具。推薦拐杖或助行器的選擇標準:穿平底鞋站立,雙手自然下垂,手腕部皮膚橫紋至地面的距離就是拐杖或助行器的理想高度;同時應注意器械底端一定要有橡膠套,因為橡膠與地面摩擦力大,可以保持器械著地時的輕與穩(wěn),不易打滑。
5. 熟悉生活環(huán)境:道路、廁所、路燈以及緊急時哪里可以獲得幫助等。
6 衣服要舒適,盡量穿合身寬松的衣服。穿衣服時應坐下,不要一條腿站,以免重心不穩(wěn)而跌倒。鞋子要合適,鞋對于老年人而言,在保持軀體的穩(wěn)定性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老年人應該盡量避免穿高跟鞋、拖鞋、鞋底過于柔軟以及穿著時易于滑倒的鞋。
7. 調(diào)整生活方式:
避免走過陡的樓梯或臺階,上下樓梯、如廁時盡可能使用扶手;
轉(zhuǎn)身、轉(zhuǎn)頭時動作一定要慢;
走路保持步態(tài)平穩(wěn),盡量慢走,避免攜帶沉重物品;
避免去人多及濕滑的地方;
使用交通工具時,應等車輛停穩(wěn)后再上下;
放慢起身、下床的速度,安裝床頭燈,先開燈后下床。起床時養(yǎng)成“三個半分鐘”習慣:床上坐半分鐘、床邊坐半分鐘、床旁站半分鐘,完成三個半分鐘后再行走;
避免睡前飲水過多以致夜間多次起床;
晚上床旁盡量放置小便器;
避免在他人看不到的地方獨自活動。
8. 有視、聽及其他感知障礙的老年人應佩戴視力補償設施、助聽器及其他補償設施。
9. 防治骨質(zhì)疏松:由于跌倒所致?lián)p傷中危害最大的是髖部骨折,尤其對于骨質(zhì)疏松的老年人。因此,老年人要加強膳食營養(yǎng),保持均衡的飲食,建議您在飲食中多補充富含鈣質(zhì)及維生素D的食物,如鮮奶、豆制品、禽、蛋等。絕經(jīng)期老年女性必要時應進行激素替代治療,增強骨骼強度,降低跌倒后的損傷嚴重程度。
10. 將經(jīng)常使用的東西放在不需要梯凳就能夠很容易伸手拿到的位置。盡量不要在家里登高取物;如果必須使用梯凳,可以使用有扶手的專門梯凳,千萬不可將椅子作為梯凳使用。
- 標簽:
- 骨質(zhì)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