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百科
結直腸癌肝轉移了,還有治嗎?
結直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居惡性腫瘤發(fā)病率第4位,肝臟是結直腸癌最易發(fā)生轉移的部位。結直腸癌肝轉移可分為同時性肝轉移和異時性肝轉移:部分患者在發(fā)現(xiàn)結直腸癌的同時,就已經發(fā)生了肝轉移,或者是在結直腸癌原發(fā)灶根治性切除術后6 個月內發(fā)生了肝轉移,這兩種情況都被定義為同時性肝轉移癌,這部分病例約占所有結直腸癌患者總數(shù)的15-25%;另外,還有大約15-40%的患者,在結直腸癌根治術6個月后發(fā)生了肝轉移,這種情況被稱為異時性肝轉移癌。肝轉移在結直腸癌患者中是一種特別常見的情況,早年文獻報道,若不采取積極治療,這類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僅8個月,5年生存率幾乎為0。 傳統(tǒng)上,由于按照腫瘤的分期標準,結直腸癌合并肝轉移屬于TNM IV期,被認為是晚期腫瘤,因此無論是外科醫(yī)生,還是病人及其家屬,都認為是不治之癥。近年來,經過臨床實踐、探索,人們逐漸認識到,有一部分患者(10-20%)的結直腸癌肝轉移病灶是可以通過手術進行根治性切除的,五年生存率可以達到23-58%。結直腸癌肝轉移登記網站2015年的統(tǒng)計資料更是表明,肝臟轉移灶無法根治性手術切除的患者,其5年和10年生存率僅分別為9%和4%,而肝臟轉移灶能得到根治性手術切除的患者,其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別可以達到42%和25%。 目前,外科學界針對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已達成了以下共識:經過術前評估,對于在切除結直腸原發(fā)病灶同時,可切除肝轉移病灶的患者,應選擇以外科手術(結直腸癌切除+肝轉移病灶切除)為核心的綜合治療方案。而對于肝轉移灶不能同時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則應選擇化療加靶向治療為主的挽救性或轉化性治療方案;在此期間,每2 個月對這部分患者實施1 次可切除性評估,其中一部分患者的轉移病灶對藥物反應良好,可獲得二期手術切除的機會,另一部分患者可繼續(xù)施行挽救性-轉化性治療,直至能滿足二期手術切除的條件。 對于異時性肝轉移癌患者,選擇治療方案時,亦按照以上共識的原則進行判斷。 結直腸癌肝轉移了,還有治嗎?究竟哪些肝轉移患者適合外科手術治療呢?目前認為,只要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即可考慮手術治療:(1)肝臟轉移病灶可以全部切除或毀損,(2)術后能夠保留足夠的殘余肝臟體積,(3)沒有明顯的手術禁忌證。對于肝臟轉移病灶,除了手術切除外,也可采取微波消融或射頻消融進行毀損治療,或者聯(lián)合采用手術切除加熱消融的方式進行治療。遇到病灶數(shù)目較多,或者轉移灶位置特殊、毗鄰大血管等重要結構,導致手術切除困難時,采用熱消融治療更具優(yōu)勢:對于前者,消融毀損治療能保留更多的殘肝體積,減少術后發(fā)生肝功能衰竭的風險;對于后者,消融治療可降低治療病灶的技術難度,更適合肝切除經驗較少的單位。 具體到技術細節(jié),肝臟轉移灶數(shù)目的多寡,并非影響手術決策的絕對因素。特別是對肝臟轉移灶較多,散布左、右半肝的病例,是否適合外科治療,除了要考慮病人的年齡、體質、原發(fā)病灶情況等常規(guī)因素外,往往取決于手術醫(yī)生的技術和經驗。 對于結直腸癌合并同時性肝轉移患者,我們通常采用腹腔鏡切除結直腸原發(fā)病灶,從而盡可能減少患者的創(chuàng)傷,隨后再于右上腹開腹,直視下或在術中B超導引下,對肝臟病灶進行手術切除或消融治療。一旦確定擬按上述方法進行手術,那么對原發(fā)病灶的治療一定要按照根治性手術而非姑息性手術的原則進行,否則,術后腫瘤極易復發(fā)。對于合并多個肝轉移癌的患者,我們的經驗是,行開腹手術,并在術中對肝臟進行真正零距離的超聲掃查,往往能發(fā)現(xiàn)更多術前MRI或CT掃描不能發(fā)現(xiàn)的微小病灶,這對于徹底消除肝臟病灶至關重要。 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治療理念的改變,結直腸癌肝轉移的治療效果已經較以往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實際工作中,由于內、外科各??品挚七^細、相關專業(yè)知識的普及仍存在死角等原因,在很多基層醫(yī)院,甚至在一些大型醫(yī)院或腫瘤專科醫(yī)院,有相當一部分患者也沒有得到最為適當?shù)闹委?。具體表現(xiàn)在:一些患者只切除了原發(fā)病灶,而且往往是按照傳統(tǒng)的觀念,僅做了原發(fā)病灶的姑息性切除,卻未處理肝臟轉移灶;有些患者的肝轉移病灶雖然超過了一個,屬于“多發(fā)”,但數(shù)目較少,完全可以同期或二期手術切除或消融,且技術難度不大,卻被推薦到內科進行化療或靶向藥物治療,當腫瘤的病理類型恰好對這些治療不敏感時,往往失去了外科治療的機會;此外,還有一些患者,接受化療或靶向治療后,雖然病灶對治療反應良好,但未及時推薦到外科進行二期手術治療……凡此種種,都對結直腸癌肝轉移的整體療效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亟需在醫(yī)療專業(yè)人員以及患者群體中,進一步普及相關專家共識和治療理念。 (1)結直腸癌合并肝轉移,即使是多發(fā)肝轉移,并非全部都是“晚期”腫瘤,有相當一部分病例仍值得積極地進行以外科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外科治療對這些患者而言,仍然起著其它療法不可替代的決定性作用。 (2)對于肝轉移灶能夠全部切除或消融的患者,應該對其結直腸原發(fā)病灶行根治性切除術,而非姑息性手術。 (3)相對于術前MRI和CT檢查,術中在肝臟表面進行B超掃查可以發(fā)現(xiàn)更多的肝轉移灶,更有助于達到根治性治療效果。 總之,結直腸癌肝轉移并非不治之癥,只要選對了正確的診斷和治療路徑,在有經驗的醫(yī)院接受治療,并配合適當?shù)?span id="csnroty" class="Key_Box" onmouseover="pop_upLayerByUrl_Load(this,'/PartialView/_BaseDisease/_AjaxGet/336')" onmouseout="pop_upLayerByUrl_Hide(this)">化療和各種新興的免疫療法,相信有相當一大批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會明顯獲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