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圍手術期肺功能鍛煉
手術和麻醉過程會不可避免地對患者的呼吸系統(tǒng)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使患者面臨術后肺部并發(fā)癥的風險,常見的如術后肺炎、肺不張等情況。正因如此,圍手術期的肺功能鍛煉尤為關鍵和重要。通過科學合理的肺功能鍛煉,切實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增強呼吸肌力量,提升氣體交換效率,進一步促進肺部的通氣功能和血液循環(huán),降低術后肺部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幾率。今天,我們來為患者提供幾個術前肺功能鍛煉方法:
1、呼吸訓練
深呼吸:患者選取舒適的體位,用鼻子慢慢地吸氣,讓胸廓充分擴張,感受空氣充滿肺部,然后再緩慢地呼氣。每次深呼吸的時間保持在5至10分鐘,每天進行3至4次。
腹式呼吸:患者可選擇仰臥位或者半臥位,將手輕輕放置于腹部。用鼻腔進行深吸氣,吸氣時注意讓腹部充分膨起,感受腹部的起伏;呼氣時,腹部收縮。每次腹式呼吸的時間控制在10至15分鐘,每天進行2次。
縮唇呼吸:患者先用鼻腔深吸氣,將嘴縮成類似吹口哨的形狀,緩慢地呼氣,注意呼氣與吸氣的時間比控制在1∶2 或1∶3。每次縮唇呼吸的時間為10至15 分鐘,每天進行2次。
2、肺活量訓練
吹氣球:挑選大小適宜的氣球,患者先深吸一口氣,集中力量將氣快速且有力地吹入氣球中。反復進行這一動作,每次吹氣球的時間為5至10分鐘,每天進行2至3次。
使用呼吸訓練器:患者在安靜狀態(tài)下,先呼出肺內(nèi)空氣,含住呼吸訓練器的口含部分,慢慢吸氣,當呼吸訓練器的活塞上升到預先設定的目標值后,保持當前的呼吸狀態(tài)5至10秒,隨后再平穩(wěn)地呼氣。
3、有氧運動
患者可依據(jù)自身的實際身體狀況,選擇如散步、騎自行車、爬樓梯等適合自己的有氧運動項目,以此來增加心肺耐力,提高血氧飽和度。在進行運動時,務必注意把握好運動的強度和節(jié)奏,避免因過度勞累而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4、咳痰訓練
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坐位的姿勢,先進行幾次深呼吸,然后在呼氣的過程中用力咳嗽,嘗試將痰液咳出。對于那些難以自主咳痰的患者,可在他人幫助下,通過拍背等方式來輔助咳痰,促進痰液排出。
患者在進行肺功能鍛煉時,應充分考慮自身身體狀況、所接受的手術類型以及現(xiàn)有的肺功能情況,制定個性化的鍛煉方案。鍛煉強度和時間遵循循序漸進原則,避免因急于求成導致過度勞累,影響鍛煉效果和身體健康。
(薦稿:喬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