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百科
消化科大夫跟您聊聊健康吃元宵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佳節(jié),元宵則是元宵節(jié)必備美食,寓意新的一年團團圓圓,闔家幸福。
元宵有著軟糯細滑的外表和香甜可口的味道,盡管在不同地域的制作方法、叫法、口味存在差異,但主料和營養(yǎng)成分較為相似。
今天,咱們就談談如何健康吃元宵。
1、什么時候吃元宵較為適宜?
元宵是糯米和糖為主料的食品,質(zhì)地較粘,不易消化,排空慢,建議午餐時食用元宵,因為午餐時胃腸蠕動功能較強,且餐后有充分的時間消化元宵,并消耗食用元宵產(chǎn)生的熱量。并且建議吃元宵不要和油膩的食物搭配,可搭配一些清淡蔬菜,從而有助于胃腸蠕動,而且能夠平衡熱量的攝入。
2、吃元宵的溫度和速度?
元宵應溫熱時進食,因為糯米食物冷卻后質(zhì)地更韌,不易消化,而熱元宵則可能燙傷消化道黏膜,因此建議食用溫熱的元宵。進食時宜慢不宜快,出鍋后晾至溫熱,分成小塊慢慢吃,這樣既能避免造成燙傷,也能避免加重胃腸道負擔。
3、元宵吃多少?
元宵不應作為主食,可作為點綴或點心,因為是高糖高粘性的食品,食用過多會出現(xiàn)反酸、燒心、腹脹等消化不良的表現(xiàn),并且會增加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的身體負擔,建議食用兩三顆嘗鮮即可,且建議食用后適當活動再休息。
4、哪些人不適宜吃元宵?
(1)3歲以內(nèi)的兒童不宜吃元宵!
由于糯米質(zhì)粘,幼兒吃元宵有阻塞呼吸道的風險,因此家長不應嘗試讓幼小的兒童吃元宵,對于稍大些的兒童也應在家長的陪護下慢慢吃,切不可囫圇吞,以防不測。
(2)糖尿病患者不宜吃元宵!
糯米粉制的外皮及甜膩的餡兒都是糖尿病的宿敵,即使是無糖元宵,其中的精白糯米粉及油脂仍會大大增加血糖的負擔,因此不建議糖尿病患者吃元宵,如果饞蟲難忍,可以在減少其他主食的前提下,食用少許。
(3)老年人不宜吃元宵!
老年人消化功能減退,食用元宵可能導致腹部不適,且老年人吞咽反射遲鈍,食用元宵過快可能引起呼吸道梗阻,造成窒息,因此不建議老年人食用元宵。
(4)有消化系統(tǒng)疾病者不宜吃元宵!
患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膽石癥、肝硬化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均不宜進食元宵,黏黏的糯米面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甜甜的元宵餡兒會促進胃酸的分泌,從而可能加重上述疾病的病情,因此建議上述患者少吃或不吃,進食過程中宜溫宜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