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百科
第一次獻血有疑問?來看看采血過程
在開展采血工作的過程中,遇到許多第一次來獻血的人,難免對獻血有恐懼或擔憂。為消除大家的疑慮,今天,輸血科醫(yī)生來說說獻血采集的全過程。
首先,采血時選擇清晰可見、粗大、充盈飽滿、彈性好、較固定、不易滑動的靜脈。
第二、在靜脈穿刺部位消毒區(qū)上方6-10cm處,系止血帶或用血壓計袖帶系緊并加壓至40-60mmHg,以能阻斷靜脈回流而不阻斷動脈血流為宜,此時表淺靜脈充盈,顯露清楚。采血者以一只手繃緊采血部位皮膚,另一只手拇指、食指、中指持采血針柄,針頭斜面向上或稍側(cè)斜,減少皮膚阻力,針與皮膚成30°-50°角刺入皮膚。當針頭刺人皮膚后改變角度呈10°,沿靜脈走行方向平穩(wěn)刺入靜脈,進入靜脈后,阻力明顯減少時再推0.5-1cm,可見血液流出。此時保持針頭位置穩(wěn)定,觀察血流通暢,即可固定針頭位置,用消毒棉球覆蓋針眼,并用膠布固定。
第三、將血袋搖動后放于血袋搖擺器上,囑獻血者做松握拳動作,每10-12s一次。采集過程中,密切觀察血流情況,并有規(guī)律地搖動血袋,使血液與保存液充分均勻混合,遇有血流不暢時,應及時處理校正針頭位置,以防采血中斷。
第四、采血達到采集量時,囑獻血者松拳,用止血鉗在距針尾部2-3cm處夾住血流導管,松開血壓計或止血帶,用無菌棉球覆蓋穿刺針眼,拔出針頭。再囑獻血者用三只手指壓住棉球10-15分鐘,采血完畢。
第五、留取血液檢測標本。目前,國內(nèi)采血機構(gòu)多在采血完畢后,直接從采血針頭留取血液檢測標本。拔出針頭后,單手持針將針頭刺入真空復檢樣本管,握持血袋的手抬高,以免采血管內(nèi)進入空氣,松開止血鉗留取血樣,上下顛倒均勻搖動血液檢測標本留樣管,以使抗凝劑與試管內(nèi)血液充分混勻,樣品應無溶血、無凝集,然后將針頭置于一次性針頭盒內(nèi),用熱合方式斷開導管路,除去針頭。若使用帶有留樣袋的采血袋,可在血液流入采血袋前完成標本留取。靜脈穿刺成功后,如果使用的帶留樣袋的采血袋,松開留樣袋夾子,使最先流出的血液流人留樣袋,量為15-20mL,用做血液檢測標本。
第六、在血袋塑料導管上用熱合機封為幾段,然后在靠止血鉗的封口處剪斷,幾段小導管內(nèi)的血液留作復檢血型及臨床配血用。若使用血袋導管內(nèi)血液作為檢測標本,應在完成采血后,立即將血袋導管末端進行熱合,確保血袋導管內(nèi)充滿抗凝全血。
需要注意得是,采集后的血液、血液檢測標本應立即放入冷藏箱或已預冷的貯血箱中進行降溫、冷藏,用于制備濃縮血小板的全血應放置在20-24℃環(huán)境下保存。
(薦稿:陳麟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