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小暑炎熱來擾 四招清心醒腦
7月7日進入小暑節(jié)氣。暑:炎熱之意,小暑即為進入炎熱而又未到最大程度之意。小暑后,我們即將在7月11日入伏,悶熱潮濕的天氣將會持續(xù)出現(xiàn),各類當季農作物進入最重要的營養(yǎng)積累階段。
小暑養(yǎng)生:
暑日最重養(yǎng)心,心為君主之官,心氣浮動則臟腑皆從。首先,天氣炎熱,易心緒不穩(wěn),從而引起血壓波動,加重心臟負擔,心腦血管相關疾病發(fā)作風險大幅上升。其次,炎熱天氣肝腎相火容易隨心妄動,失之收束,人體各類生長發(fā)育功能就會受到很大影響,會容易處于一個虛而疲的狀態(tài),還會讓之后秋冬季的“收藏”之功事倍功半,使各種外邪有隙可乘,產(chǎn)生各種疾病。所以,暑期不僅氣候難捱,此時期的養(yǎng)生也至關重要。
小暑飲食:
暑熱之時,臟腑本身就處于一個耗傷疲憊的狀態(tài),所以飲食宜清淡,適當減少進食量,嚴格控制重油重鹽的厚膩之品,以免給肝脾腎帶來額外的負擔。食材以當季食物為宜,如蓮藕、蓮子、紅豆、莧菜等,都是暑季上好的清調之品。飲品方面,我們所熟知的酸梅湯、涼茶,有健脾理氣除濕之功,亦宜多用。
自我保?。?/strong>
針對暑期易出現(xiàn)的問題,在此教大家?guī)讉€按摩穴位的保健方法。
1.開天門:作為流傳多年的經(jīng)典手法,廣為大家熟知,有開竅醒腦除煩的功用,雙手倒翻,雙側拇指置于眉心,其余四指自然置于耳上顳側,以拇指指腹交替從眉心向上推動至額頂,交替24次為一組,每日早晚各行兩組。
2.側推璇璣、華蓋:暑季濕濁上逆,易有胸腹?jié)q悶痞滿的癥狀,此二穴居于胸骨,有開胸利氣降逆醒腦之功,交替以雙側掌根置于二穴上,輕微下壓后,向對側輕輕推動,以胸肋之間有輕微分離感開暢感為佳。交替50次為一組,每日早晚各行一組。
3.揉內關:內關作為手厥陰心包經(jīng)最常用的穴位之一,有調節(jié)神經(jīng)、緩解壓力、調氣醒腦、改善心悸心慌胸痛等癥狀的功用,為心病治療要穴,在暑季尤為重要。雙手拇指輪流按揉對側內關穴,以局部微微酸脹為宜,每側50次為一組,每日早晚各行一組。
4.握勞宮:勞宮穴是手厥陰心包經(jīng)的滎穴,主清心包經(jīng)之熱,又有去暑、醒神、治療心痛的功用。調勻呼吸,呼氣時逐漸將拳攥緊,以中指及無名指尖順勢點壓掌心的勞宮穴,吸氣時逐漸放松,9次為一組,每日早晚各行五組。
以上就是小暑時節(jié)教給大家的自我養(yǎng)生方法啦!我們再次強調,保健不能取代治療,如有明顯持續(xù)的癥狀困擾,還請及時來醫(yī)院就診,祝大家平和暢爽地度過炎夏!
- 標簽:
- 中醫(yī)正骨按摩科
- 呼吸
- 生長發(fā)育
- 心悸
- 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