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新生兒睡覺姿勢如何選擇?
中國的家長往往習慣讓寶寶仰臥,認為這樣寶寶舒服,呼吸通暢,而且寶寶的頭可以轉轉方向。確實,小嬰兒顱骨較軟,受壓后容易變形, 仰臥時大人可幫寶寶經常換換頭的方向,這有利于兩側頭部均勻受壓,可避免后腦勺變歪,但如果不經常調整其臉的朝向,而讓寶寶長期臉朝上睡,寶寶仍有可能變成“睡扁頭”。
至于寶寶是否會覺得舒適、呼吸通暢卻不一定是我們大人認為的那樣。因為仰臥時寶寶身體和四肢都伸得很直,全身肌肉不能完全放松,達不到充分休息的目的;而且,仰臥時寶寶通常會不自覺地將雙臂放在胸前,使心肺受壓,引起呼吸不暢。血液循環(huán)受阻,易做噩夢,感覺十分疲乏。另外,小嬰兒經常吐奶,仰臥位臉朝上睡時,吐出的奶液很容易嗆入氣管,引起窒息。所以,如果新生兒要采用仰臥位,也應將其頭部稍稍墊高,并將其臉轉向一側,以避免漾奶。
在西方,家長普遍推崇讓嬰兒趴著睡, 認為這樣有利于胸廓和肺部的生長發(fā)育,能提高嬰兒的肺活量,促進呼吸系統(tǒng)的發(fā)育成熟。但到了1992 年,西方就不再廣泛呼吁嬰兒趴著睡覺, 因為這種姿勢是造成嬰兒猝死綜合征的最大危險,尤其是吐奶、咳嗽的嬰兒絕不能趴著睡。而且,老是把頭側向一邊,頭和頸長期扭轉著也讓新生兒感到難受。
側臥則是比較科學的睡姿。側臥時更能模擬在子宮內的環(huán)境,脊柱略向后突,肩膀前傾,兩腿彎曲,兩臂可以自由放置,全身肌肉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血液循環(huán)通暢,新生兒不但睡得安穩(wěn),而且醒后精力充沛,心情愉快。側臥位也可以避免嘔吐所致的誤吸及面部被枕頭捂住所致的窒息。側臥位中又以右側臥位為更佳,因為右側臥位不但不會壓迫心臟,還可以幫助胃中食物向十二指腸運送,有利于消化吸收。雖然右側臥位是比較科學的睡姿,但這并不是說媽媽就一定要讓新生兒總是向右側臥,因為這樣就會導致頭部發(fā)育不對稱,而且,就是再舒適的姿勢,長時間不變也會感到很難受。媽媽需要經常給寶寶換換睡眠姿勢,有時向右側臥,有時向左側臥,有時也不妨讓新生兒品嘗一下仰臥的滋味,但要注意臉要偏向一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