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肺結核 你需要了解一下
肺結核的概念
肺結核是指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發(fā)生在肺組織、氣管、支氣管和胸膜的呼吸道傳染病。臨床多呈慢性過程,表現(xiàn)為咳嗽、咳痰、或痰中帶血、或咯血等呼吸系統(tǒng)癥狀,可伴低熱、乏力、盜汗等全身癥狀。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多數(shù)患者預后良好。
肺結核都具有傳染性嗎?
不是的。非活動性肺結核不具有傳染性,活動性肺結核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即病灶開放性的才具有傳染性。
肺結核的癥狀有哪些?
結核分枝桿菌潛伏感染者沒有肺結核臨床表現(xiàn)。
非活動性肺結核也無明顯癥狀,僅在胸部影像學檢查時發(fā)現(xiàn)。
活動性肺結核多數(shù)病人起病緩慢,表現(xiàn)為午后低熱、盜汗、乏力、食欲減退、體重減輕等癥狀。
咳嗽多為干咳或有少量痰液,痰中帶血、咯血。
咳嗽、咳痰≥2周、痰中帶血或咯血等為肺結核可疑癥狀。
哪些檢查可以確診?
結核菌檢查(痰培養(yǎng):痰培養(yǎng)陽性表明病灶是開放性的具有傳染性);結核菌素實驗(72小時后觀察皮試結果);影像學檢查(胸部X線檢查)。
肺結核的感染途徑有哪些?
呼吸道感染是肺結核的主要感染途徑,飛沫傳播為最常見的方式。
如何治療?
早期、聯(lián)合、適量、規(guī)律、全程治療。
常用藥物:異煙肼、利福平(體液及分泌物會呈橘黃色)鏈霉素、乙胺丁醇等;
注意事項:
制定合理的休息及活動計劃,當出現(xiàn)咯血時應臥床休息。
加強心理護理以及衛(wèi)生宣傳。
督促病人遵醫(yī)囑服藥,觀察有無不良的反應(如有無肝區(qū)疼痛、鞏膜黃染以及胃腸道和精神問題等都應及時與醫(yī)生溝通處理)。
飲食:補充高蛋白飲食,攝入一定量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以補充維生素,鼓勵患者多飲水,每日不少于1.5~2L。
健康宣教?
患者應單間隔離,室內保持良好的通風,每日用紫外線照射消毒;
加強衛(wèi)生宣教,不可對人打噴嚏或咳嗽,嚴禁隨地吐痰。在打噴嚏或者咳嗽時用雙層紙巾遮住口鼻,是紙巾用后焚燒;
被褥、書籍在烈日下暴曬6小時以上;
外出帶口罩,密接者應去醫(yī)院行相關檢查。
避免劇烈的運動。
怎樣判斷是否治愈?
肺結核治愈標準:首先表現(xiàn)為癥狀消失,血液檢查是各項指標均恢復正常,影像學檢查恢復正常,痰液檢查體內沒有結核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