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走進鼻子系列——治療鼻炎之后策 手術篇
講完了鼻炎的前策和中策,這次講一講鼻炎治療的后策:手術。
之前所提的治療不論是預防手段還是服用藥物,本質上都屬于保守治療,因為手術是有創(chuàng)傷的侵入性治療措施,面對疾病時,我們應當先選擇保守治療,做檢查時也應當先行無創(chuàng)傷的非侵入性的檢查,這種采取對人影響最小的檢查和治療行為,體現了對患者不傷害的基本醫(yī)療原則。因此在鼻炎患者中,只有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下,才建議手術治療。
治療鼻炎之后策:手術
就像最開始關于炎癥的病理學基礎說的那樣,炎癥的第三階段是增生,通過藥物治療可以抑制延遲、減緩增生,但不能消除已經增生的組織。在以鼻塞為主要癥狀,經過規(guī)范的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選擇手術方式來治療鼻炎。
鼻塞的原因分為不可逆的結構性因素,和通??赡娴酿つば砸蛩兀渲薪Y構性因素包括慢性鼻甲肥大和鼻中隔偏曲,而黏膜性因素的常見原因包括感染和變態(tài)反應。
下鼻甲肥大
下鼻甲是鼻腔內體積最大的結構,它由表面的黏膜和內部的骨質構成,從鼻腔的外側向內部突出,這種向內突的結構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內增加鼻黏膜的面積,對維持鼻腔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然而炎癥的增生過程會使下鼻甲黏膜變得肥厚。尤其是長期不合理使用鼻噴劑型減充血劑的患者,其下鼻甲黏膜持續(xù)充血腫脹并且粗糙肥厚。而氣流的阻力主要產生于下鼻甲前端的鼻瓣區(qū),它也是我們主要感受到鼻塞的區(qū)域,因此消除或減輕下鼻甲肥大,是手術治療鼻炎、緩解鼻塞的理論基礎。
手術利用低溫的等離子針頭,可以將肥厚的黏膜從內部消融,術后黏膜向內塌陷縮小,鼻腔空間隨之擴大,鼻塞的癥狀也會顯著緩解。這種手術方式不破壞鼻甲黏膜,大大降低了過去直接切除鼻甲引起的術后鼻腔感覺異常的風險。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是由多個軟骨和表面覆蓋的黏膜形成的、分割兩側鼻腔的結構,它在人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會受口腔頜面向上發(fā)育和顱腦向下發(fā)育的擠壓而變形,導致鼻中隔出現向一側或向雙側的偏曲。一側的鼻甲會受到鼻中隔偏曲側的“壓迫”變得萎小,而偏曲對側的鼻甲則會出現代償性肥大。
只要沒有癥狀,不影響鼻腔正常的通氣,這種鼻中隔偏曲和兩側鼻甲的大小差異不認為是疾病。但這種鼻腔內的結構異常,在炎癥的影響下更容易出現嚴重的鼻塞(因為其雙側鼻腔相比較鼻中隔不偏曲的鼻腔要狹窄很多),如果保守治療無效,也可以采取手術治療。不僅要將偏曲對側的肥大鼻甲消融,也要將偏曲側的鼻中隔去除部分軟骨以矯正,從而擴大雙側鼻腔的空間,以達到改善通氣的目的。
細菌感染
對于由細菌感染引起的鼻竇炎來說,黏膜腫脹和增生會導致鼻竇口縮小甚至閉塞,嚴重影響鼻竇的正常引流,致使潴留在鼻竇內的細菌和分泌物無法排出,導致損傷刺激持續(xù)存在,炎癥轉為慢性,增生不斷發(fā)生。并且炎癥刺激會導致息肉形成,使本身就不寬敞的鼻腔變得更加狹窄,甚至直接堵塞在鼻竇口處。因此對于慢性鼻竇炎患者,手術目的是為了打開狹窄和閉塞的鼻竇口,清除息肉及鼻腔鼻竇內的病變組織和分泌物,恢復鼻腔鼻竇正常的引流。
變應性鼻炎的手術治療在此不做討論。
總結一下鼻炎的主要手術原則:
利用鼻內鏡技術,使得手術可以僅通過鼻孔進行操作,面部不會有任何損傷,真正做到了微創(chuàng)。并且在內鏡下,可以清晰地看到鼻腔鼻竇內的每一處角落,不留死角地清除所有病變組織,術后恢復也較快。北京世紀壇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擅長開展各類鼻內鏡手術,您可根據情況掛號問診,醫(yī)生會為您詳細檢查,指定個體化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