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高血壓患者要認清幾個誤區(qū)!
高血壓(hypertension)是指以體循環(huán)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為主要特征(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據(jù)統(tǒng)計,全國每年有 200 萬人死于與高血壓有關的疾病。而且 6 成以上的冠心病人、8 成以上腦梗病人、9 成腦出血病人都有高血壓史??梢哉f,高血壓是人類健康最主要的“殺手”。所以,正確認識高血壓并嚴格的控制血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那么,何時啟動降壓治療?血壓降到什么目標?
2014 年初發(fā)布的 JNC8(美國高血壓指南 8)明確規(guī)定:
1、 何時啟動降壓治療?
① ≥60 歲的高血壓患者,收縮壓 ≥150mmHg 和/或舒張壓≥90mmHg 即可啟動藥物降壓治療;
② < 60 歲的高血壓患者,只要收縮壓 ≥140mmHg 和/或舒張壓 ≥90mmHg 即可啟動藥物降壓治療。
2、 血壓降到什么目標?
① ≥60 歲的高血壓患者,降壓靶目標值是收縮壓<150mmHg 和舒張壓<90mmHg;
② < 60 歲的高血壓患者,降壓靶目標值是收縮壓<140mmHg 和舒張壓<90mmHg。
當然,對糖尿病和腎病患者降壓的目標值目前還有不同的意見,總的趨勢是,這兩類患者的降壓目標值應該更嚴格一些。
高血壓起始用藥包括ACEI類(普利類)藥物、ARB類(沙坦類)藥物、CCB類(地平類)、噻嗪類利尿劑、β受體阻斷劑等。
讓我們談談吃高血壓藥物的誤會都有哪些:
誤會一:沒有癥狀的時候是不是可以不服用降壓藥?
不可以,要堅持服藥。其實當血壓超過正常范圍時,血壓對心、腦、腎就已經(jīng)開始產(chǎn)生侵害。
一些高血壓患者平時不服藥,當出現(xiàn)頭昏或測血壓升高時才服用降壓藥,一旦癥狀消失或測血壓已恢復正常又不服用降壓藥了,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也是十分危險的。因為停服降壓藥后血壓又要再升高,這樣反復升降最終將導致病情惡化。
正確的做法是:當血壓降到正常范圍之后,可在醫(yī)生指導下調整降壓藥,以維持量長期堅持服下去。
誤會二:血壓高吃藥,血壓正常就停藥
用藥后血壓正常,是藥物的作用的結果,是藥物控制下的平衡,停藥后平衡被打破,血壓會重新升高;
高了用藥,正常就停藥。這種按需用藥的模式會導致血壓總是處于波動之中,而心梗、腦梗等并發(fā)癥都是在血壓波動時發(fā)生的。
誤會三:血壓越低越好
收縮壓最好維持在110-140mmHg之間,過高或過低,并發(fā)癥和死亡率都會增加,這就是著名的降壓治療的J曲線。
同樣的道理,舒張壓最好維持在70-90mmHg之間。
誤會四:保健品也能降血壓
近些年降壓保健品越來越多,比如降壓枕、降壓手表、降壓帽、降壓鞋墊等,這些保健品都聲稱有良好的降壓作用,但結果并非如此。
保健品的降壓功效根本就沒有經(jīng)過科學的臨床認證,使用這類保健品降壓,即使保健品沒有危害,也會延誤高血壓的治療。
誤會五:降壓藥隔幾年就要更換
如果正確的選擇了降壓藥,血壓控制的很好,而且沒有出現(xiàn)副作用,應該繼續(xù)用下去,不建議定期換藥。
除非新品種上市,而新藥在療效和副作用方面都有很大的優(yōu)勢,可以考慮換藥。
誤會六:發(fā)現(xiàn)血壓升高,要快速降到正常
血壓是逐漸升高的,降壓也要逐漸下降。除了高血壓危象等緊急情況外,不建議快速大幅度降壓,否則會引起腦灌注不足等意外情況。
對高血壓急癥,24-48小時內把血壓緩慢降至160/100mmHg即可,一般不需要靜脈用藥。
誤會七:降壓藥不能隨便吃,一旦吃了就斷不了
降壓藥不是成癮性藥物,沒有依賴,可隨時停藥。問題是不能停,一旦停藥,血壓會重新升高。
高血壓是個終身性疾病,需要終身用藥控制。這樣說,不是藥有依賴性,而是高血壓有“依賴性”。
當然,早期無家族史的高血壓,通過改善生活方式,血壓能夠恢復正常,可以不用藥。除此之外,應該用藥治療。
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什么問題?
老年高血壓患者在初始治療應從小劑量開始,并且隨后的劑量調整應較緩慢,因為老年人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可能性較大,尤其是高齡和體弱的患者,宜選用作用平和、緩慢的制劑,降壓不能太快,降壓程度不宜太大。不應隨便調整劑量和更換藥品品種,有疑問時應該及時與醫(yī)生或藥師溝通。
相信各位高血壓患者對用藥有了一定的了解,讓我們合理用藥,規(guī)律用藥,愉快的度過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