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不得不知的“腹膜腫瘤”知識
什么是腹膜癌?
胃癌、結直腸癌、卵巢癌、腹膜假黏液瘤、腹膜惡性間皮瘤、原發(fā)性腹膜癌等腹盆腔惡性腫瘤局域性進展易形成腹膜表面腫瘤,通常稱為腹膜癌?。╬eritoneal carcinomatosis,PC)(簡稱腹膜癌),目前臨床上將其定義為廣泛轉移,常采取姑息治療,預后差,中位生存期約6個月。
腹膜癌(PC)是如何發(fā)生的?
PC在臨床并不少見。進展期胃癌侵及漿膜層常導致PC,15%~50%患者初診即存在PC,35%~50%患者術后復發(fā)的主要形式為PC。約10%的結直腸癌患者初診即發(fā)現(xiàn)PC,4%~19%的患者在根治術后隨訪期發(fā)生PC,25%~35%的復發(fā)患者以PC為唯一表現(xiàn)。ⅡB期以上的卵巢癌均可發(fā)生PC。原發(fā)性腹膜癌和腹膜惡性間皮瘤的臨床病理過程均為典型PC表現(xiàn)。腹膜假黏液瘤較罕見,多來源于闌尾,其臨床病理過程也為典型PC。
得了腹膜癌(PC)該如何治療?
隨著腫瘤生物學行為研究的深入及治療技術的進步,對PC的認識也發(fā)生了較大轉變,認為PC屬局域性病變,而非廣泛轉移。因此創(chuàng)建了以細胞減滅術(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加術中和術后早期腹腔熱灌注化療(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為主的綜合治療策略,并逐漸在歐美、亞太地區(qū)部分腫瘤治療中心推廣。該療法綜合利用手術切除、區(qū)域化療、熱療和大容量液體的灌洗作用,通過CRS切除腹膜及腹盆腔肉眼可見癌組織,再通過HIPEC的熱化療協(xié)同作用清除術后殘留的微癌灶,是目前治療PC的最有效策略。
腹膜癌(PC)的臨床診療路徑
腹腔熱灌注化療(HIPEC)適應癥和禁忌癥是什么?
適應癥:
對于腹、盆腔腫瘤來源的腹膜癌,包括胃癌、結直腸癌、闌尾癌、卵巢癌、原發(fā)性腹膜癌和腹膜間皮瘤等,若原發(fā)灶能行根治性切除或最大程度細胞減滅,且無遠處廣泛轉移,下列情況可行HIPEC:
1)年齡20~75歲;
2)KPS評分>70分;
3)術中腹腔內游離癌細胞檢測陽性;
4)腹膜轉移(PCI<20);
5)高危腹膜播散患者,如腫瘤穿孔、完全腸梗阻、腫瘤穿透漿膜層或侵及鄰近器官者。
禁忌證:
1)年齡>75歲或<20歲;
2)術前常規(guī)檢查發(fā)現(xiàn)遠處器官(肝臟、肺、腦或全身骨)多處轉移或腹膜后淋巴結轉移;
3)小腸系膜中-重度攣縮;
- 標簽:
- 腹膜腫瘤與癌性腸梗阻外科
- 盆腔腫瘤
- 腫瘤
- 腹膜腫瘤
- 化療
- 原發(fā)性腹膜癌
- 腹膜惡性間皮瘤
- 腹膜癌
- 腹膜假黏液瘤
- 闌尾
- 結直腸癌
- 直腸癌
- 間皮瘤
- 肝
- 腸癌
- 黏液瘤
- 性病
- 腸梗阻
- 卵巢癌
- 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