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百科
小氣泡讓超聲“聽”得更清楚
來源:超聲科 作者:成珍珍 本頁責編:左彥
什么是超聲造影?
超聲造影又稱聲學造影,普通超聲檢查是利用超聲波的回聲對身體組織進行成像,但由于混響存在和分辨力的限制,有些情況下回聲成像會模糊。超聲造影是在超聲檢查的基礎上,加入造影劑的應用。
造影劑是一些小氣泡,能夠隨血液在身體中流動,超聲波遇到小氣泡產(chǎn)生特殊的回聲,這樣就可以描繪出更立體,更細致的身體組織圖像。
什么是超聲造影劑?
超聲造影劑又稱聲學造影劑,目前廣泛應用的超聲造影劑主要成分是微小氣泡,六氟化硫(SF6),直徑為2-10μm,非常微小。這些小氣泡可以輕松通過人體內(nèi)最微小的毛細血管,給超聲波“引路”。此外,因為小氣泡隨血液流動,超聲造影可以實時動態(tài)地觀察組織病變。
超聲造影被譽為無創(chuàng)性微循環(huán)血管造影,超聲造影劑氣泡內(nèi)為惰性氣體,對人體無任何損傷,最后經(jīng)呼吸代謝掉,不通過腎臟排泄。
超聲造影的臨床應用
超聲造影在臨床上應用非常普遍,聲學造影在腫瘤的檢出和定性診斷中有著重要的意義,超聲造影技術更是在胃腸、子宮、卵巢、輸卵管、膽囊等組織器官病變的診斷與鑒別診斷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