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PET/CT的射線來自哪里?
今天有患者問我:“大夫,我約了PET/CT,但是很害怕射線的問題。我能不能正常繳費,但是你們給我掃描的時候少掃一部分?這樣我受到的射線照射是不是就能少很多?”面對又一位不了解PET/CT的患者,我也只能耐心地向她講解PET/CT的輻射來源,輻射程度等情況,以緩解她的情緒,確保能夠配合完成檢查。那么,這次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PET/CT的輻射來源吧。
實際上,PET/CT的輻射來源有兩種,第一種是注射到患者血管內(nèi)的顯像劑本身會發(fā)出射線,第二種是圖像采集時會進行低劑量CT的解剖定位掃描。而其中最主要的也是輻射劑量相對大一些的是第一種—顯像劑。
說到這里,需要簡單說一下PET/CT的檢查過程,患者按照要求做好檢查前準備,注射顯像劑,等待一定時間后開始采集,先用低劑量CT掃描一遍(大約十幾秒),然后開始采集由患者體內(nèi)的顯像劑發(fā)射出來的射線(此過程采集機器是不會發(fā)射射線的),兩個采集的范圍是一致的,最后由電腦將兩者通過復雜的計算進行圖像融合,每一個器官組織一一對應,大夫既能看到CT的精確解剖定位,又可以看到病變導致的功能異常在PET圖像中的具體體現(xiàn),然后根據(jù)自己的醫(yī)學知識儲備做出最可能的影像診斷。
再提及輻射程度的問題,PET/CT檢查屬于正規(guī)的醫(yī)療照射或稱為醫(yī)源性照射,是目前公認的安全、無創(chuàng)性的檢查方法,檢查過程中所受輻射不會患者的身體健康產(chǎn)生危害,是非常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