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百科
膽管狹窄患者不用開刀了
近日,消化內科連續(xù)接診兩名膽管狹窄患者。兩個老年患者病情雖然復雜,手術仍然圓滿成功。
張奶奶今年已經88歲高齡了,腹痛腹脹多年,雖到多家醫(yī)院治療但療效甚微。去年張奶奶進行了膽囊切除術,術后發(fā)現(xiàn)膽管結石。一周前出現(xiàn)持續(xù)性脹痛,呈陣發(fā)性加重,可嚇壞了家里人,家人帶著老人到北京世紀壇醫(yī)院消化內科檢查。經腹部查體和肝膽CT,發(fā)現(xiàn)老人膽總管里有結石。由于患者年齡大病情重,外科手術風險大,因此消化內科為老人制定了ERCP手術(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的治療方法,不開刀取出結石。
治療中,由于老太太年齡大、結石大、病情重,給手術造成了很大的難度,而且患者腫瘤標志物明顯升高,在與患者家屬充分溝通后,為進一步排除惡性可能,宿慧大夫叮囑患者三個月后復查。復查時,我們?yōu)榛颊咴俅涡?span id="csnroty" class="Key_Box" onmouseover="pop_upLayerByUrl_Load(this,'/PartialView/_BaseDisease/_AjaxGet/654463')" onmouseout="pop_upLayerByUrl_Hide(this)">ERCP,并于術中應用Spyglass直視探查膽管,明確了狹窄處存在表淺潰瘍,之后活檢病理確認為肉芽組織。在導管室全程導引下,手術圓滿成功,整臺手術僅耗時約20分鐘,并放置了鼻膽管引流。
另一名患者因梗阻性黃疸來診,入院時膽紅素顯著升高,CT檢查提示膽總管上段狹窄?;颊咔闆r較差,消化內科ERCP團隊遂急診放置鼻膽管引流,待患者狀況及黃疸改善后再行ERCP檢查。術中Spyglass直視探查膽管,證實膽總管上段存在明顯狹窄,表面潰瘍,結節(jié)狀增生,質地脆,活檢證實為惡性病變。
膽管狹窄性質判斷一直是臨床難題之一。北京世紀壇醫(yī)院消化內科在臨床實踐中不斷學習、引進、應用新技術,Spyglass操作技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消化內科的檢查治療技術邁上了新臺階。今后將繼續(xù)開展相關的高新技術,讓更多的患者得到準確的評估,免受開刀之苦、舟車勞頓之苦。
Spyglass系統(tǒng)全稱為“經口膽道子鏡光纖直視系統(tǒng)”,是一種電子膽道子鏡,可對膽管內病變進行直視觀察,高清高分辨率顯示病變、并精準指導活檢,對于膽管狹窄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北京世紀壇醫(yī)院消化內科現(xiàn)已開展多例Spyglass操作,使醫(yī)院膽管疾病的內鏡下診治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助力臨床的精準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