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舉辦心肺功能運動試驗培訓
發(fā)表日期:2017-08-17
來源:呼吸與危重醫(yī)學科 作者:江宏 本頁責編:左彥
閱讀:
|
8月7日---9日每天下午14點到17點,呼吸科在潘磊主任帶領下,分別在肺功能室及呼吸二病區(qū)的會議室舉辦心肺功能運動試驗的培訓,學習心肺功能運動儀器的操作流程、工作原理,目前在臨床各領域的應用以及科研前景等等。
心肺運動試驗是通過監(jiān)測機體在運動狀態(tài)下的攝氧量(VO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心率(HR)、分鐘通氣量(VE)等來評價心肺等臟器對運動的反應。由于運動需要肺、心臟和肌肉等臟器密切協(xié)調的工作始能完成,因此,心肺運動試驗是唯一將心與肺偶連,在運動中同時對他們的儲備功能進行評價的科學工具。它具有無創(chuàng)、定量和敏感的特點,在很多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呼吸科開展的心肺運動試驗是以踏車作為運動系統(tǒng),運動方式為主動運動、安全、各年齡段和性別的患者均可接受,可直接控制和準確測定在任意時間的運動功率,能夠在負荷連續(xù)遞增的運動全過程中準確的、不間斷的連續(xù)監(jiān)測和分析受試者的通氣量和呼出氣中的O2和CO2,連續(xù)監(jiān)測血氧飽和度(SaO2)、完全計算機化的12導聯(lián)運動心電圖和血壓,在不同做功水平準確地診斷出受試者的心、肺功能狀況,又憑借分析受試者在運動各程段的反應和氣體交換,即可推導出相應的疾病。
目前心肺運動試驗的適應癥包括:1.不能解釋的呼吸困難、胸悶氣短患者的評價,2.心血管疾病或疑似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評價,3.肺及呼吸系統(tǒng)疾病及疑似患者的評價,4.合并存在心、肺疾病患者的心、肺功能評價,5.藥物療效的評價,6.心肺手術或涉及心肺功能狀況的外科手術前風險評價,7.有氧運動能力的評價,8.制定心肺康復的運動處方,9. 功能障礙的評價,10.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營養(yǎng)狀態(tài)對運動心肺功能的影響、研究結締組織疾病患者的早期肺損害等。
潘磊主任分享了接下來開展心肺功能運動試驗的規(guī)劃,對于醫(yī)生與技師都需要做哪些知識儲備,技術學習,怎樣更好的應用于呼吸疾病治療效果的評價,慢性病的康復訓練提出了要求,同時科室將聯(lián)合麻醉科共同開展對于麻醉手術風險的評估,術后病人功能健康狀態(tài)的評估。這項試驗將會更好地應用臨床,讓患者受益。
 圖1 在肺功能室學習操作流程
 圖2 在肺功能室學習工作原理
 圖3 學習與探討心肺運動試驗的應用與科研前景
(薦稿:張一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