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復方口服避孕藥已被證實具有緩解痛經的作用
一項瑞典的縱向研究證實,有痛經經歷的年輕女性如果服用復方口服避孕藥,她們的痛經癥狀將會較輕。
據來自哥德堡大學的哲學博士Ingela Lindh及其同事介紹,在一個口頭多維評分系統(tǒng)(VMS)上,疼痛被分為無痛感、輕度疼痛、中度疼痛或重度疼痛這幾類,而服用了這些避孕藥的女性的疼痛程度平均減少了0.3個單位(P< 0.0001),這意味著3人中有1人在該量表中的評級向下移動了一類。 此外,在一個10厘米長的直觀模擬量表(VAS)中,服用口服避孕藥與癥狀嚴重程度下降9毫米有相關性(P< 0.0001),研究人員在Human Reproduction上在線報告說。 復方口服避孕藥用來治療痛經,而該適應癥的標簽長期被關閉,但一項循證醫(yī)學評價發(fā)現僅有有限的證據能夠證明該療法的效果。 為了探索這些藥物對許多遭受痛經困擾的年輕女性的作用,Lindh和他的同事分析了一項縱向研究的數據,該研究始于1981年。 這項研究納入了三個隊列,每個隊列由400~520名女性組成,她們分別出生于1962年、1972年和1982年,并且在入組時是19歲。 在五年后,這些女性24歲時,再觀察其痛經的情況。 她們在兩個時間點完成了關于避孕藥的使用、痛經癥狀嚴重度、對日常活動的影響、缺勤以及鎮(zhèn)痛藥使用情況的問卷。 該研究報告,1982年隊列在19歲和24歲時的VMS嚴重程度評分均高于1962年隊列(P< 0.05,P< 0.001)。 1982年隊列在19歲和24時VAS評分顯示的嚴重程度均大于1962年隊列和1972年隊列。(P< 0.001,P< 0.01)。 在所有三個隊列中幾乎三分之一的女性報告,她們在19歲時因痛經而缺勤,這種現象在她們24歲時下降至不到四分之一。 然后,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病例對照分析,讓每一名女性作為自己的自身對照。他們對在19歲時未服用復方口服避孕藥,但在24歲時服用了口服避孕藥的女性的痛經癥狀進行了比較;還對19歲時服用口服避孕藥,但在24歲時未服用口服避孕藥者的癥狀進行了比較。 他們發(fā)現,使用避孕藥能夠帶來一致的獲益。 例如,在1962年隊列中,那些19歲時服用但未長期服用避孕藥的女性者在稍后的時間點上,其VMS評分從1.39上升到了1.58,前后的治療差異為0.18(95%CI:-0.12~0.48)。 反之,在該隊列中,19歲時未服用但在隨后開始服用避孕藥的女性的VMS評分從平均1.32下降到平均0.75,差異為-0.57(95%CI:-0.81~-0.33)。
直觀模擬評分也顯示,這些女性一致得到改善,總治療獲益范圍為13.8(P< 0.05)~24.7(P< 0.001)。 年齡增長也與痛經癥狀嚴重程度的下降相關,在5年中VMS下降了0.1個單位,但避孕藥的作用并不依賴于年齡。 另外一個影響痛經嚴重程度的因素是分娩,但是其影響力小于口服避孕藥,而分娩者太少不能對該因素進行充分的分析。 Lindt及其同事說,“一項以‘復方口服避孕藥’對痛經的療效作為評估主要結果指標的安慰劑對照、隨機試驗證實,該研究的結果證明‘復方口服避孕藥’能夠為痛經帶來有益影響,這是令人滿意的。” |
(薦稿:奚寶晨) |
- 標簽:
-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