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一位年逾耄耋的老者,此時,正握著銀主任的手,開懷大笑:“我呀,有了你們,得爭取活個一世紀!”這一幕剛剛發(fā)生在干部病房心血管病區(qū),看著鶴發(fā)童顏的老者,回憶起老人這次就醫(yī)的一幕……
這一日,如同往日一樣繁忙,電話鈴聲響起:“干四嗎?我是門診屠大夫,我這里有個病人,96歲了,這些天乏力明顯,伴有頭暈,無暈厥,心電圖提示‘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心室率30次/分”?!苯拥诫娫捄螅?span id="csnroty" class="Key_Box" onmouseover="pop_upLayerByUrl_Load(this,'/PartialView/_BaseDoctor/_AjaxGet/468')" onmouseout="pop_upLayerByUrl_Hide(this)">張鴻麗副主任醫(yī)師立刻安排了科里的事宜,趕到門診。
“病人診斷明確,又有癥狀,有緊急行心臟起搏器植入指征,馬上收入院?!庇谑牵瑥埓蠓蜃o送著病人來到了病房,已經接到通知的銀鵬飛主任早已守候在病房門前。接下來,就是給予老人生命征的嚴密監(jiān)測。
老伴焦急、無助的心情溢于言表:“銀主任,我們老倆口一輩子不容易,老了老了,想享點福,怎么……哎,我也知道我們這歲數(shù)有一天沒一天的,可一下子出了問題,我、受不了?。∥也幌胱屗茏?,真要是走,也得舒舒服服的……”
“老奶奶,您的心情我們能理解,咱們的目的一樣,希望盡全力救救爺爺,盡量不給他帶來痛苦,咱們商量著來,好嗎?”主任暖暖的話語字字流露出對兩位老人的尊重。于是,整個中午午休、下午,時間滴滴流逝,主任把老人的病情、風險性及手術的必要性、可能并發(fā)癥、預防措施等問題,反復向病人老伴、兒子、單位領導做了詳盡的交代,但家屬還是拿不定主意,擔心手術風險。當家屬簽署手術同意書的時候已是下午5點了,此時一切術前準備均已安排妥當,就連手術室也為我們安排了綠色通道,只為老人能“平安”。
在接下來的幾小時里,我們都為老人擔心,不是為主任們的技術,而是擔心老人畢竟年近百歲,年紀就是獨立的危險因素,基礎病多,血管的情況、肌肉組織的情況,對于手術,無疑又增加難度。迄今為止,我們已成功為2位93歲以上老人實施心臟起搏器植入術,今天,爺爺?shù)氖中g同樣如履薄冰,縱然有十足的把握,也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手術室里的分分秒秒,牽動我們的心,手術室中汗流浹背的主任,更是肩負了太多太多。
天色漸漸暗了,華燈初上的城市,夾雜著“回家”的渴望。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努力,手術順利結束,剛剛回到病房,爺爺看著疲憊的醫(yī)生們,拉著老伴的手,笑著說:“溜達一圈,我回來了?!?/P>
術后的活動限制對于爺爺也是很難的一件事,一個姿勢躺久了,渾身酸痛,爺爺不干了,值夜班的護士姑娘對爺爺?shù)摹翱垂堋背闪巳蝿铡!盃敔?,這樣不行,腰酸了吧?來,我給您揉揉,好點沒?行,再捶兩下,這樣呢?好的,好了,爺爺再睡會吧,一會咱們再揉啊。”就這樣,前后夜的兩個姑娘一夜未眠,清晨的陽光照進病房,爺爺醒了,看著兩個眼袋微青的姑娘,打趣道:“兩個熊貓!”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爺爺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一周了,拆線了,各項指標正常了,爺爺,可以出院了。于是,就有了前面的一幕。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天,我們做著看似重復的工作,似乎波瀾不驚,又隨時會發(fā)生暴風驟雨。每時每刻,都是一級戰(zhàn)備,又要以一顆平常心面對周遭的不解與責備。然而,選擇這個職業(yè),又豈是一句“生存方式”可概括它帶給我們的甜酸苦辣,其中的“成就感”似乎往往成了我們賴以支撐的信念。
無論如何,為了每個窗戶里、每個家門口,亮著的那盞燈,我們一如既往,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