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fā)性骨髓瘤有哪些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
發(fā)表日期:2009-09-02
來源:血液內科 作者:王軒 本頁責編:原馳
閱讀:
|
|
多發(fā)性骨髓瘤(MM)是血液系統(tǒng)的一種惡性腫瘤,多見于中老年患者。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由于腫瘤細胞的增殖、分泌,導致骨質破壞和高丙球蛋白血癥,引起相應癥狀。
骨痛 70%以上的MM病人都有骨痛,多見于腰背部和肋骨,活動后加重,有時在局部還可以形成瘤性腫塊,進一步發(fā)展常常出現(xiàn)病理性骨折,這種骨痛或骨折等通常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多部位的。因此,當您感到腰背、肋骨疼痛或出現(xiàn)骨骼腫塊時,需要及時排除本病。
貧血 這類貧血是由于正常造血組織被骨髓瘤細胞浸潤使 |

|
|
正常造血受抑,以及骨髓瘤細胞分泌的大量異常單克隆丙種球蛋白使紅細胞破壞增加所致,為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臨床上,如果老年患者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貧血時,要注意和MM相鑒別。
腎功能損害 由于多發(fā)性骨髓瘤分泌大量的異常單克隆丙種球蛋白分解產生的輕鏈片段從腎臟排出,導致腎臟受到損害,因此,在疾病早期可能出現(xiàn)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隨著疾病的進展,可出現(xiàn)急性或慢性腎功能衰竭。
感染 MM由于分泌大量的異常免疫球蛋白,使正常的免疫球蛋白減少,病人免疫力下降,患者對外界感染的抗御能力下降,因此,容易出現(xiàn)各種感染,如:呼吸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等部位的感染。有些病人也常常因為具體臟器的感染而初診于相應的科室,或由于嚴重的感染而死亡。
其他表現(xiàn) 由于MM分泌的大量異常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導致血液粘滯度增高,產生高粘滯綜合征,病人會出現(xiàn)頭暈、頭痛、耳鳴、視物模糊、惡心嘔吐等,淀粉樣變性可出現(xiàn)各種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神經系統(tǒng)損害、皮膚損害、肺部病變等等。
多發(fā)性骨髓瘤的診斷需要??漆t(yī)師協(xié)助進行,因此,如果患者在臨床上擬診多發(fā)性骨髓瘤時,應該到血液科專科進行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及時治療。
(供稿:張海英) ?。ū卷撠熅帲?span id="csnroty" class="Key_Box" onmouseover="pop_upLayerByUrl_Load(this,'/PartialView/_BaseDoctor/_AjaxGet/654143')" onmouseout="pop_upLayerByUrl_Hide(this)">王占榮,MM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