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這句口號喊了幾十年,它很確切地說明了鍛煉身體的目的。隨著人們對健康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都意識到運動對于健康的重要性并積極鍛煉,鍛煉身體已成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有些人對運動性質、自身生理階段及安全鍛煉缺乏了解,或對運動存在錯誤的認識和錯誤的習慣、動作,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即使有些良性改變,卻造成了其它損傷。下面列出了常見的二十種運動誤區(qū)。
一、初始鍛煉就采取大運動量、大強度鍛煉
這種鍛煉方法是錯誤的,突然大量運動,機體難以適應,出現(xiàn)嚴重的疲勞感,渾身酸痛或引發(fā)老病,還可引起肌腱、肌肉拉傷,很難堅持長期鍛煉。正確的鍛煉方法:從小運動量、小幅度、簡單動作開始,讓機體有個適應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叫疲勞期,大約半個月,然后逐漸增加運動量、加大幅度,動作也要慢慢地由易到難。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適度鍛煉的習慣,有效防止肥胖,增強機體抵抗力。
二、初次走進入器械區(qū),有種好奇心理,把所有的器械都做一遍,才感覺自己是得到鍛煉了
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完全沒有必要每次健身把器械一個不落地做一遍。既占用你很多時間,又由于突然運動量過大、過強,出現(xiàn)全身酸痛,使正常鍛煉難以堅持。正確的方法是:請健身指導員或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做一個最佳鍛煉方案,有計劃地一步一步實現(xiàn)你的健美健身計劃。
三、只要多運動,不用控制飲食,便可達到減肥目的
這種做法只能做到熱量的入出平衡或不增加肥胖,其實常喝甜飲料、吃糕點、干果,尤其能榨出油的干果和熱量高的食品,就會將你辛辛苦苦的減肥成果化為烏有。因此,要想獲得持久的減肥效果,除了進行運動外,還應從飲食上進行合理調控。
四、空腹運動,有損健康
研究證明,飯后4-5小時(即空腹)進行適度運動,如步行、跳舞、慢跑、健身操、騎自行車等,有助于減肥。這是由于此時無新的脂肪酸進入體內(nèi),較易消耗多余的脂肪,特別是產(chǎn)后的脂肪,減肥效果優(yōu)于飯后1-2小時的運動。
五、只有出汗才算運動有效
出汗不出汗,不能用來衡量運動是否有效。人體的汗腺各不相同,分活躍型和保守型兩種,這與遺傳有關。先熱身是為了適應后續(xù)鍛煉,有利于伸拉,以免造成損傷,并不是熱身就一定是出汗。
六、運動強度越大、減肥效果越好
事實并非如此,研究表明,體內(nèi)脂肪的減少取決于鍛煉時間的長短,而不是鍛煉的強度。因為各種鍛煉開始時,首先消耗的是體內(nèi)的葡萄糖,在糖消耗后,才開始消耗脂肪。而劇烈運動在消耗糖后多已精疲力竭,難以繼續(xù)堅持,因而脂肪消耗不多,達不到減肥的目的。只有較緩慢而平穩(wěn)的持久運動,才能消耗更多的熱量,以達到減肥的目的。
七、晨練比暮練好
其實早晨人的血液凝聚力高,血栓形成的危險性也相應增加,是心臟病發(fā)作的高峰期。相反,黃昏是體育鍛煉的理想時間,因黃昏時的心跳、血壓最平衡,最適應運動時心跳、血壓的改變;黃昏嗅覺、聽覺、視覺、觸覺最敏感,人體應激能力是一天中的最高峰;黃昏體內(nèi)化解血栓的能力也達到最佳水準。所以,應該是暮練比晨練好。
八、經(jīng)過一段時間運動后肌肉就不會萎縮
運動停止后幾周,體內(nèi)組織開始變化,肌肉逐漸萎縮,由于熱量消耗減少,脂肪開始增長。所以,運動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被迫停止運動,間隔時間也不宜過長。
九、不管選擇什么運動項目,都習慣穿一種鞋
應根據(jù)不同標準挑選運動鞋,要注重功能性,不同項目的運動要穿不同的鞋,要合腳舒適,運動鞋的氣墊能防止震動,減輕關節(jié)壓力,給運動以安全的保障。
十、帶病堅持鍛煉
這是一種最危險的錯誤概念。身體近日不適,就應暫停運動或減少運動量。否則會加重病情,延長病期。如果在運動中出現(xiàn)眩暈、胸悶、胸痛、氣短等癥狀,應立即停止一切活動,必要時呼叫急救車,切忌硬撐著或等待,尤其是中老年人,以防運動誘發(fā)猝死。
(本文獲北京市海淀區(qū)醫(yī)院協(xié)會“醫(yī)學科普征文”紀念獎) ?。ü└澹簭埡Sⅲ?/FONT> ?。ū卷撠熅帲?span id="csnroty" class="Key_Box" onmouseover="pop_upLayerByUrl_Load(this,'/PartialView/_BaseDoctor/_AjaxGet/654143')" onmouseout="pop_upLayerByUrl_Hide(this)">王占榮,M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