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者在日常飲食生活中,存在著很多誤區(qū),導致糖尿病長期控制不良,血糖波動不穩(wěn)定,過早的出現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嚴重地影響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質量。常見的日常飲食生活誤區(qū)有以下幾方面:
進食量越少對糖尿病控制越有利 人體每日工作、勞動所需的能量是一定的,糖尿病患者也是一樣。每日總熱量的需求是根據身高、體重和勞動強度來估算的,糖尿病患者如果過分地限制飲食,進食量過少,身體能量提供不足,就會嚴重影響糖尿病患者的體力和精力。長期進食過少,糖尿病患者的體質就會越來越差,抵抗力下降,容易引發(fā)其他疾病。每天的進食量應該保證正常生活和工作勞動的需要,在此前提下,如果血糖增高,可以加用抗糖尿病藥物來控制血糖。
糖尿病人應少吃主食,多吃肉食 糖尿病的控制飲食是指控制總熱量的攝入,是在基本滿足日常工作勞動消耗的基礎上,控制總熱量。人體所需的熱量是通過正常吃飯而獲得的,通常情況下,由碳水化合物(糖類,多相當于主食)、蛋白質(奶、蛋、肉)、脂肪(油類)按合理的比例攝入(糖類:55-65%;蛋白質類:10-20%;脂肪類:20-25%)來獲得。糖尿病患者如果為了在控制飲食的情況下減少饑餓感而多吃肉食,則容易造成營養(yǎng)不均衡,血脂升高,產生其他疾??;同時,由于肉食在人體內代謝產生過多的廢物(非蛋白氮),加重了腎臟的負擔,久而久之會損害腎臟功能。
糖尿病人花生、瓜子可以隨便吃 花生、瓜子等干果雖然可以補充微量元素,但富含油脂,屬高熱量食品,如果糖尿病患者過食花生、瓜子,不能嚴格控制總熱量的攝入,可能會嚴重影響血糖,導致血糖的居高不下。同時,過食花生、瓜子也不符合三大營養(yǎng)素合理均衡補充的生理需求。適當地吃一些花生、瓜子未嘗不可,但一定要將其產生的熱量計算在應該控制的總熱量之內,并且在進食的時候適當減少飲食量,將花生、瓜子產生的熱量從正常的飲食中剔除出去。
糖尿病人水果、甜食絕對不能吃 水果、甜食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糖類),人體較容易吸收,但不是絕對不能吃,要有條件的限制。適當補充水果還能補充維生素,但必須計算在總熱量需求之內,如果吃半斤左右的蘋果或橘子,就要減少主食一兩,也就是說做好碳水化合物(糖類)食品種類之間的調換。一般情況下,在兩餐之間服用水果較為合適,可以保持血糖比較平穩(wěn),不至于因為餐時補充水果減主食而出現的下一餐前的饑餓感和低血糖反應。
糖尿病人應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一般情況下,多主張身患慢性疾病的患者應該多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但是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容易出現迅速吸收造成的餐后高血糖。餐后的高血糖由于高滲性利尿的原因,會馬上出現大量尿糖排出,造成下一頓餐前身體需要能量的時候,由于大量的糖從尿中流失,而導致下一頓餐前出現低血糖反映,造成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不穩(wěn)定。所以,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宜多吃富含食物纖維的食品,飲食中多選用粗糧和蔬菜為佳。
糖尿病人多吃豆制品好 豆制品屬于植物蛋白類食品,富含蛋白質和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對降低血脂有好處,適當補充豆制品還能補充維生素、各種微量元素,對糖尿病人有益。但植物蛋白相對于優(yōu)質蛋白(蛋、奶)人體吸收的時候代謝廢物較多,這些代謝廢物多從腎臟代謝排出,加重腎臟的負擔。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腎功能好的情況下,適當吃一些豆制品還是可以的,但絕對不能把豆制品作為主食而大量食用,特別是糖尿病合并腎臟病者不宜食用豆制品,否就會加速、加重腎臟病的發(fā)展。
糖尿病口渴,喝水越多就越渴 口渴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臨床癥狀,它是由于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血糖過高導致滲透性利尿造成的,是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狀態(tài)下的生理需求。所以說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狀態(tài)下的口渴必須及時補充水液。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就可能導致血液粘稠度過高,血液循環(huán)障礙,損害腎功能,產生其他并發(fā)癥。在糖尿病患者出現口渴的情況下,要及時檢查血糖,如果血糖過高,可以加量抗糖尿病藥物,血糖平穩(wěn)了,口渴癥狀也就減輕了。如果血糖不高,口干口渴則可以進行中醫(yī)藥調理,口渴癥狀很快就會消失的。
降糖食品能夠降低血糖 目前,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急劇增加和糖尿病患者病情的特殊性,糖尿病的各種食品也就應運而生了,各種降糖食品(包括保健品)也因商業(yè)利益而夸大宣傳其治療作用。因此而影響正常治療、導致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降糖食品(包括保健品)也是食品,只要入口進入體內,就能提供熱量,就可能導致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升高。降糖食品(包括保健品)區(qū)別于同類食品的只是含糖成分少、提供的熱量少而已。絕對不能作為降糖藥物使用,即便有經濟條件服用降糖食品(包括保健品)也應計算其熱量,作為食物的替代品,以減少其他食物的攝入量。
總之,糖尿病的發(fā)生和平常的血糖控制與日常飲食生活密切相關,糖尿病的治療是從日常飲食生活開始的,所以,糖尿病患者首先要學會“吃飯”,避免日常飲食生活的誤區(qū),減少因此導致的血糖控制不良,減少或延緩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本文獲北京市海淀區(qū)醫(yī)院協會“醫(yī)學科普征文”一等獎) ?。ü└澹簭埡Sⅲ?BR> (本頁責編:王占榮,M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