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 識 痤 瘡
發(fā)表日期:2007-11-09
來源:皮膚性病科 作者:周 平 本頁責編:原馳
閱讀:
|
|
痤瘡(acne vulgaris)俗稱“粉刺”,是一種與皮脂代謝有關的毛囊皮脂腺單位慢性炎癥病變,好發(fā)于面部、背部和胸部等含皮脂腺較多的部位,主要以粉刺、丘疹、膿皰、結節(jié)、囊腫及瘢痕多種損害為特征,常伴皮脂溢出,影響容貌美并常導致患者產生審美心理障礙,近年來發(fā)病率逐漸增高。多見于青年男女,女性比男性發(fā)病早,而男性比女性病情重。本病病程慢,常持續(xù)至成人期,30歲以后逐漸趨向穩(wěn)定或痊愈。
本病多自青春期開始發(fā)病,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旺盛,皮脂腺增大,皮脂分泌增多,同時使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過度,皮脂淤積于毛囊形成脂栓,即粉刺。遺傳、內分泌功能障礙、多脂多糖類及刺激性飲食、高溫及某些化學因素等,對該病的發(fā)生及發(fā)展也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

|
|
一.病因
引起痤瘡發(fā)病的原因較多,發(fā)病機制也較復雜,主要與下列因素有關: 1.雄激素介導皮脂分泌率增加,皮膚及其附屬器是性激素的靶器官之一。 2.皮脂分泌調節(jié)的失控:使皮脂分泌率增加。 3.毛囊、皮脂腺過度角化與皮脂腺腺體增生:毛囊、皮脂腺腔壁過度角化有關;雄激素能影響毛囊皮脂腺腺體角化,使上皮細胞不能正常脫落,毛囊口變小及管腔狹窄、閉塞,皮脂淤積于毛囊口而形成脂栓。 4.微生物的增多與聚集:皮膚及毛囊內的常住菌有痤瘡丙酸桿菌、表皮葡萄球菌、糠秕孢子菌,毛囊皮脂腺深部還有蠕形螨的寄生。這些微生物在痤瘡的形成過程中,可因毛囊皮脂腺角化或毛囊漏斗部被粉刺堵塞而形成一個相對缺氧的環(huán)境,使痤瘡丙酸桿菌的數(shù)目增多、異常聚集并向毛囊管道中移生;皮膚的菌叢也在毛囊適宜的溫度及環(huán)境中達到最佳生長率。使粉刺導管破裂、毛囊壁毀壞而引起免疫和非免疫反應,產生丘疹、膿皰、結節(jié)、囊腫及瘢痕。 5.炎性介質啟動炎癥:炎性介質包括痤瘡丙酸桿菌產生的脂酶、磷酸酶和透明質酸裂解酶,腺管角質形成細胞產生的白細胞介素、腫瘤細胞壞死因子以及粉刺中的可溶性物質和皮脂等。炎癥反應可能涉及炎性介質,使粉刺導管破裂、毛囊壁毀壞而引起免疫和非免疫反應,產生丘疹、膿皰、結節(jié)、囊腫及瘢痕。 6.遺傳:遺傳可能是本病發(fā)生的重要因素。資料表明60%痤瘡患者有遺傳傾向。 7.藥物:口服含溴、碘制劑,皮質激素等藥物或使用含此類藥物的化妝品,可引起或加重本病。 8.環(huán)境因素:大氣的污染、臭氧層變薄甚至出現(xiàn)空洞;快節(jié)奏的生存環(huán)境導致的精神壓力以及飲食結構的改變,皮質激素的濫用,使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等不同程度地影響到健康,而使痤瘡發(fā)病率增高。此外,食入過多辛辣、油膩、油炸、糖類、脂肪類等食物均可誘發(fā)或加重痤瘡的發(fā)生。
二.分型
根據(jù)皮損可將痤瘡分為以下兩種。 1.尋常性痤瘡:皮損以粉刺、炎性丘疹、膿皰為主,炎性丘疹最多見,多對稱分布,數(shù)目可少而稀疏或多而密集,治愈后可遺留色素沉著斑或瘢痕。 2.重度痤瘡:多在男性中發(fā)生,女性罕見。有聚合性痤瘡與爆發(fā)性痤瘡兩種類型。在尋常性痤瘡的基礎上出現(xiàn)膿腫、囊腫、結節(jié)、潰瘍等,愈合后叮形成凹陷性瘢痕。
三.治療
本病的治療原則是減少皮脂分泌,糾正毛囊及皮脂腺的異常角化,抗微生物生長,消炎及預防繼發(fā)感染,修復炎癥后色素沉著與瘢痕。
1.一般護理 患者應少食動物性脂肪、糖類和刺激性食物,常用溫熱水(35℃)及含硫磺或其他去脂消炎的香皂洗滌患處,避免使用含油脂較多、粉質過重或劣質化妝品,少用軟膏制劑、糖皮質激素制劑、碘化物及溴化物等藥物。
2.藥物治療 ?、佟】刮⑸锼幬铮合到y(tǒng)應用抗生素對痤瘡有肯定療效,療程3月。具體藥物可選用: Å 四環(huán)素族:能明顯降低非酯化脂肪酸的濃度,抑制痤瘡丙酸桿菌和中性粒細胞趨化。 Å 紅霉素。 Å 甲硝唑。 Å 克林霉素:對四環(huán)素耐藥者可選用。 ?、凇】剐奂に厮幬铮褐饕且种破ぶ倩钚?。藥物可選用:復方炔諾酮、己烯雌酚、螺內酯、西咪替丁。 ?、邸【SA酸類口服:適用于泛發(fā)性痤瘡及常規(guī)治療無效的中度痤瘡和聚合性痤瘡。 ④ 其他: Å 糖皮質激素:對控制炎癥有較好作用,適用于嚴重的結節(jié)、囊腫性痤瘡和聚合性痤瘡。 Å 氨苯砜:能抑制棒狀桿菌并有加強抗炎作用,適用于嚴重明裳腫型和結節(jié)型痤瘡患者。 Å 維生素:口服維生素A、B6能輔助糾正異常角化,調整皮脂代謝。 Å 鋅制劑:口服硫酸鋅片0.2g,每日1次。 ?、荨【植坑盟帲阂匀ブ⑷芙饨琴|、消炎、殺菌為主。 Å 去脂:可采用含硫磺、硫化硒的清活劑清洗面部。 Å 溶解及剝脫角質:主要選用0.05%~1%維A酸制劑。如0.1%阿達帕林(芳香維A酸)、0.05%~1%他扎羅丁(維A酸衍生物),能糾正毛囊異常角化。由于維A酸對皮膚有刺激作用,使用時應從低濃度開始,對敏感的皮膚,可隔日1次至每日1次。 Å 消炎、殺菌:常用的藥物有復方硫磺洗劑,其他如l%林可霉素溶液、1%氯霉素洗劑、1%紅霉素酊、1%磷酸克林霉素溶液等。
3.美容治療 美容治療主要對已成熟的粉刺、膿腫、囊腫進行穿刺及藥膜治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