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補鈣
發(fā)表日期:2006-10-08
來源:臨床營養(yǎng)科 本頁責編:原馳
閱讀:
|
|
|
|
鈣是構(gòu)成人體的重要組分,僅次于碳、氧、氫、氮,位列第五,是人體內(nèi)含量最多的無機元素。鈣不僅是構(gòu)成機體完整性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并在機體各種生理和生化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對維持生命起著至為重要的作用。
一、關(guān)于鈣的吸收 人體攝入的鈣主要在小腸近端吸收,其吸收率變化幅度很大,除與食物含鈣量有關(guān)外,還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響。 |

|
|
|
q 有利于鈣吸收的因素 · 維生素D:維生素D對促進鈣吸收起著重要的作用,膳食中維生素D存在的多少或機體照射太陽光充足與否,都會明顯影響鈣的吸收,尤其在膳食鈣低時維生素D顯得更為重要。
· 凡能降低腸道pH值或增加鈣溶解度的物質(zhì)如偏酸性的環(huán)境、乳酸等,均可促進鈣吸收。
· 體育鍛煉也是促進鈣吸收的重要影響因素。
· 對非食物來源的鈣或補充劑,片劑的崩解程度比溶解度更為重要,同時,與正常餐飲同時攝入會有利于鈣的吸收。
q 不利于鈣吸收的因素 凡在腸道中能與鈣形成不可溶性復合物者,均可干擾鈣的吸收。如谷類中的植酸、某些蔬菜中如雍菜、菠菜、莧菜、厚皮菜、韭菜、竹筍、冬筍、茭白、蔥頭、根刀菜等中的草酸,都會與腸道中的鈣形成不溶性的植酸鈣或草酸鈣而不被吸收。含草酸高的蔬菜先焯后炒、洗大米時加以浸泡、面粉發(fā)酵等,是去除草酸或植酸的有效方法。另外,膳食纖維也可與鈣結(jié)合,從而影響鈣的吸收。此外一些堿性藥物如抗酸藥、四環(huán)素、肝素等可使胃腸道pH升高,使鈣吸收降低。
二、關(guān)于鈣的排泄 鈣的排泄主要通過腸道與腎臟,腎臟是鈣排出的主要途徑。鈣的攝入量對尿鈣的排泄影響不大,影響明顯的因素為鈉和蛋白質(zhì)的攝入量。鈉的攝入量是影響尿鈣排泄的決定因素,高鈉攝入時會使尿鈣排出增加。蛋白質(zhì)的影響則表現(xiàn)為促進尿鈣的排出,尤其在低鈣攝入時影響更明顯。蛋白質(zhì)攝入過多超過需要時,可使尿鈣排出增多而出現(xiàn)負鈣平衡,即使鈣攝入量高也不能防止負鈣平衡。
三、過量的危害 攝入充裕的鈣不僅可防止有關(guān)的營養(yǎng)缺乏病,還可能有利于減少一些慢性病的發(fā)生。但過猶不及,隨著強化鈣食品越來越普遍,鈣補充劑越來越增多,鈣過量的不利影響也逐漸增加起來。過量攝入鈣可能產(chǎn)生以下一些不良作用:
q 增加腎結(jié)石的危險性:過量鈣攝入是腎結(jié)石發(fā)展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此外,較高的草酸、蛋白質(zhì)和植物纖維攝入量,以及鈉、磷、鎂對結(jié)石形成也有影響。
q 慢性高鈣血癥、可逆或不可逆的腎功能衰竭、軟組織鈣化甚至昏睡或昏迷等。
q 過量鈣攝入可明顯抑制鐵的吸收、降低鋅的生物利用率等,對鎂代謝也有潛在的副作用。
四、主要食物來源 奶和奶制品中含鈣量豐富,吸收率也高,發(fā)酵的酸奶更有利于鈣的吸收。其次,海帶、豆類、綠色蔬菜類也是鈣的較好來源,谷物、肉類和禽類含鈣不多。
由上述可知,對于補鈣,無論是食補還是“藥補”,均離不開平衡膳食這一根本,各種營養(yǎng)素之間的相互平衡是有效補鈣的基礎(chǔ),拋開膳食平衡片面強調(diào)補鈣,不僅事倍功半,甚至會造成更嚴重的健康損害。因此,補鈣不是于閑暇時簡單吃幾粒鈣片就了事的問題,它和日常的生活、飲食是一個綜合、統(tǒng)一的整體,是一個需要慎重對待的問題。 |
|
附: 一些食物中的鈣含量 毫克/100克 |
食物名稱 含鈣量 |
食物名稱 含鈣量 |
食物名稱 含鈣量 |
食物名稱 含鈣量 |
牛 奶 104
花生仁 284
薺 菜 294
油 菜 108 |
大 豆 191
黑 豆 224
青 豆 200
莧 菜 178 |
豆 腐 164
?!∪狻 ?
雞 肉 9
豬 肉 6 |
海帶(干) 348
紫 菜 264
木 耳 247
馬鈴薯 149 | |
注:營養(yǎng)咨詢門診:每周四上午 門診六樓 免費咨詢熱線:010-6392653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