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技術帶您走進現(xiàn)代醫(yī)學高尖時代
發(fā)表日期:2006-07-14
來源:介入治療科 作者:劉福全 本頁責編:原馳
閱讀:
|
|
介入醫(yī)學是一門發(fā)展極其迅速的新興學科,其獨特優(yōu)勢在于:微創(chuàng)(創(chuàng)傷?。?、效果好、恢復快、治療的疾病多,已經成為許多疾病的首選治療方法及重要手段。我院介入診療中心已開展介入治療20年,積累了18000余例次的豐富臨床經驗,具有很強的技術實力和很高的知名度,是國內最早開展這一技術的大型醫(yī)院之一。目前介入治療的領域不斷擴大,極大的豐富了疾病的治療手段,當前在我國介入醫(yī)學技術的臨床應用可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惡性腫瘤的介入治療:主要治療手段是腫瘤供血動脈內化療灌注和(或)栓塞術,以及影象導引下經皮穿刺腫瘤消融術,可應用于全身各部位。其中原發(fā)性肝癌的療效最好,經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已成為經典的治療手段,相關研究已比較深入,總體5年生存率達35%以上。另外,肺癌、食道癌、胰腺癌、膽管癌、胃腸道、泌尿生殖系統(tǒng)、婦科及骨骼肌肉系統(tǒng)惡性腫瘤都是介入治療的適應癥,在醫(yī)學臨床應用中已取得可喜的成果。
門脈高壓癥的血管內介入治療:我國門脈高壓癥的介入治療總體水平居世界先進地位,主要的介入治療包括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內支架分流術(TIPSS)、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直接栓塞術、脾亢的血管內栓塞以及布—加綜合癥的介入治療等。具有適應癥寬、安全、可重復性操作、療效滿意、并發(fā)癥少等特點,已被學術界廣泛認可。
非惡性腫瘤性病變及周圍血管病變的血管內介入治療技術:其臨床應用范圍廣泛,并尚在逐步拓寬。目前療效肯定或正在研究中的主要有:肝血管瘤、全身各部位的血管畸形、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不孕癥、甲狀腺腺瘤、腎上腺腫瘤、甲亢等的血管栓塞治療,股骨頭缺血壞死的介入治療、血管狹窄性病變的球囊擴張或內支架置入術、主動脈夾層或主動脈瘤的內支架腔內隔離術、血管閉塞的開通和溶栓、腔靜脈及髂股靜脈的抽吸和腔靜脈濾器置放等??傮w技術已趨于成熟,且操作簡便、安全有效。
急診出血的動脈內栓塞治療:此技術已成功地用于肝、脾、腎等實質臟器的破裂出血、消化道血管畸形出血、支氣管動脈破裂出血,以及軀干和肢體的創(chuàng)傷性急性出血等方面的急診治療。往往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特別在危機情況下,可挽救患者的生命。
非血管內介入技術:這也是一個大有作為的天地,近年發(fā)展較快,可大致分為全身各臟器組織腫瘤性病變的穿刺活檢和消融治療(前述)、囊腫或膿(血)腫的硬化治療或引流、氣管或支氣管狹窄的內支架置入、消化道狹窄的球囊成形或支架釋放,以及輸尿管狹窄的腔內置管引流、經皮膽系狹窄球囊成形及支架釋放或泌尿系取石術、椎間盤突出的椎間盤切割抽吸或消融術、腹部疼痛神經節(jié)阻滯術、椎體疼痛或不穩(wěn)的椎體成形術等。
神經介入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大類:(1)出血性腦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動脈瘤、血管畸形、外傷性頸動脈海綿竇瘺等。(2)缺血性腦血管疾病。(3)脊髓血管疾病。 |
| |
|